分類:藝術文化

剪紙藝術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閒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現在已發現的最早剪紙實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動...

別墅設計

當新建別墅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以生態環保理念規劃設計別墅區也就成為發展商的一種共識。「人,詩意地棲息」成為新建別墅傳達給購房者的新信息,而生態保護、環境營造具有特色的別墅,在別墅市場上具有較強的衝擊力。為了營造更優美的自然環境,不少別墅發展商不僅選擇了環境係數高的地段進行開發,而且在規劃設計時將環境的保護放在重要的地位。同樣,別墅設計也是圍繞景觀展開,如長...

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是一個外來詞,英文是public art,從直譯上看它應是一個全稱詞,即公眾共同介入的,在公開場合下展示的藝術。應包含一切視聽藝術,如戲劇、電影、舞蹈、演唱、環境藝術、博物館藝術作品、甚至還應有行為藝術、大地藝術和觀念藝術等前衛試驗性藝術。但實則它是一個特稱名詞,主要是在美術和視覺造型藝術領域內使用,更準確的名稱應是「公共造型藝術」。公共藝術的概念近年來在中國...

凹凸畫

凹凸畫,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相傳南朝梁張僧繇在金陵(今江蘇南京)一乘寺用「天竺法」強調立體感效果的古印度畫法,作品遠望暈如凹凸,近視實平,又唐初尉遲乙僧,所畫「功、德、人物、花鳥,皆是外國之物像,非中華之威儀」。其畫亦加暈染,有陰影,立體感強,所以有「凹凸畫派」之稱。這類繪畫作品,簡稱「凹凸畫」。...

凱爾特音樂

「凱爾特音樂」是一個相對而言較新的專有名詞,它代表了一個層面的與凱爾特文化和世界觀相關的音樂類型。凱爾特音樂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凱爾特地區的傳統音樂-這些地區有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布列塔尼(半島)[法國]、加利西亞省(西班牙)和受它們影響的如美國和加拿大沿海諸省及其他地區,還包括一些在所列地區的傳統上建立的新興音樂。這個術語有時帶有爭議性。對於初...

冰燈

冰燈是流行於中國北方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因為獨特的地域優勢,黑龍江可以說是製作冰燈最早的地方。傳說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們總會看到三五成群的農夫和漁民在悠然自得地餵馬和捕魚,他們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燈籠。這便是最早的冰燈。當時製作冰燈的工藝也很簡單,把水放進木桶裡凍成冰坨,鑿出空心,放個油燈在裡面,用以照明,冰罩擋住了凜...

六朝三傑

六朝三傑:是指在中國繪畫史上指六朝時期畫家。顧愷之、張僧繇,南朝梁時人。對繪畫有獨特創造,畫山水不以筆墨勾勒,史稱「沒骨山水」,自成一家。陸探微,南宋時人。有名於時。其用筆有「連綿不斷「的特點,稱為「一筆畫」。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長,時人稱六朝三傑。明楊填《畫品》中加畫家吳近子稱為「畫家四祖」。五代四大家:指中國畫史上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簡稱:荊、...

八仙

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眾說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相沿至今,再無變動。在道教形成之前,漢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漢代八仙。《藝文類聚》卷七十八引《列仙傳》曰:「漢淮南王劉安言神仙黃白之事,名為《鴻寶萬畢》,...

六法論

六法論是中國古代美術品評作品的標準和重要美學原則。「六法」最早出現在南齊謝赫的著作《畫品》中。六法論提出了一個初步完備的繪畫理論體系框架──從表現對象的內在精神、表達畫家對客體的情感和評價,到用筆刻畫對象的外形、結構和色彩,以及構圖和摹寫作品等,總之創作和流傳各方面,都概括進去了。自六法論提出後,中國古代繪畫進入了理論自覺的時期。後代畫家始終把六法作為衡量繪...

公道杯

清代青花製品。杯中央立一老頭或龍頭,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於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頷)。頭體下與杯底連接處留有一孔,向杯內注水時,若水位低於瓷管上口,水不會漏出;當水位超過瓷管上口,水即通過杯底的漏水孔漏光。這種漏水杯民間稱「公道杯」,系根據物理學上的虹吸原理製成。據說古時人們曾用公道杯對付貪酒者,斟酒如超過高度,則會全部漏光。公...

冰雕

冰雕塑,即冰雕,是造型藝術之一的雕塑中的一種,是冰燈遊園會中大量運用的造型之一。與其他雕塑藝術一樣,都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冰雕更接近石雕、玉雕等硬材質雕塑特性,通過雕、刻等技法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需求,表達藝術家審美情感。冰雕塑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樣,也分圓雕、浮雕和透雕三種。1.圓雕圓雕又稱立體造像,指不附著在任何背景上,完全獨...

具像藝術

具象藝術(figural art)從作品形象與自然對象的相似程度上去劃分作品風格的概念。具象藝術指藝術形象與自然對像基本相似或極為相似的藝術。具象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都具備可識別性。希臘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寫實主義和現代的超級寫實主義作品,因其形象與自然對像十分相似,被看作這類藝術的典型代表。具象藝術廣泛地存在於人類美術活動中,從歐洲原始的巖洞壁畫,到文藝復興時代的宗教...

兒童畫

繪畫是兒童普遍喜愛的一種活動。這項活動在發展兒童智力、對兒童進行美育等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兒童畫的特點兒童畫有其自己的特點。在創作題材上,兒童善於表現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現實與理想的結合,帶有很強的想像成份。他們畫自己,而畫面上的自己經常出現在想像的特殊環境之中,如與外星人、機器人、擬人化了的小動物們在一起。他們沒有去過海底和太空,...

全幅單反

全畫幅是指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CCD/CMOS面積跟同規格的一格膠卷一樣大(即36×24mm)。但是,由於感光元件CCD/CMOS製造困難價格較高,目前大多數數碼相機都不是全畫幅的,其感光元件CCD/CMOS都比一個135膠卷小,成像區也小。而一般來說DSLR的又比小DC的大。介於這兩者之間的畫幅,現在最常見的,是APS-C畫幅。APS叫做先進照片系統,是一種已經淘汰的攝影系統。APS膠卷有三種尺寸,C、H、P...

內畫

內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家們以玻璃、水晶料為壺坯,用特製的變形細筆,在口小如豆的瓶內反手內繪精妙入微的畫面,作畫時,氣收於丹田之中,力發於手腕之上,精細之處非目力所能及,可謂鬼斧神工,所以被譽為奇特的、瑰麗的、富有收藏價值的藝術珍品。內畫是我國一種特有的傳統工藝,它的產生起源於畫鼻煙壺。內畫的畫法是以特製的變形細筆,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

內對焦和後對焦

不少鏡頭採用兩個嵌套的管狀結構,成本低廉,但在對焦和變焦過程中,鏡頭長度會發生變化,不便於使用偏振鏡和特殊效果濾光鏡。同時,由於套筒移動和抽吸空氣,會導致灰塵進入鏡身內部以及加快磨損,使用一段時間後鏡頭內部的灰塵會十分明顯。採用內對焦和後對焦設計的鏡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上述問題。鏡頭的鏡組結構分為前鏡組、中間鏡組和後鏡組。所謂內對焦(Internal Focussing,...

全畫幅相機

所謂全畫幅是針對傳統135膠卷的尺寸來說的。以前大部分的數碼單反CCD尺寸都比135膠卷的尺寸小,而全畫幅數碼單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膠卷的尺寸相同。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質量越高。並且對於已經有傳統單反的用戶來說,鏡頭使用不會有換算問題。比如佳能EOS 350D的CCD尺寸大概等於膠捲尺寸的2/3左右,EOS 10D上裝100mm的鏡頭,換算1.6倍率後就變成160mm的鏡頭了。全...

內涵

內涵就是修養。表現在外就是言談舉止。待人接物。這是長期環境薰陶和個人修為的一個結果。又不失自己的本性。是現實性的較高級形式與它所賴以存在的較低級形式之間的關係(如精神與物質的關係) 某一邏輯術語。長相不令人討厭,如果長得不好,就讓自己有才氣;如果才氣也沒有,那就總是微笑。氣質是關鍵。如果時尚學不好,寧願純樸。與人握手時,可多握一會兒。真誠是寶。不必什麼都用「...

免驅攝像頭

基於松翰288芯片的產品,具備了Video Class 免驅的功能,在使用攝像頭時免安裝驅動,直插直用,解決了安裝中兼容性的問題。免驅攝像頭產品的推出,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對大家日常使用工具的技術更新,更代表了各產家對其產品越來越人性化的設計,為了用戶的使用方便而設計出更多更新產品的精神。在免驅狀態下我們都可以看見它們表現出了優秀的性能,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我們還可以裝上各個...

八五思潮

八五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出現的一種美術思潮。當時的青年不滿於當時美術的左傾路線,厭煩了蘇聯(俄國)的美術窠臼,厭煩了傳統文化裡的一些價值觀,試圖從西方現代藝術中尋找新的血液,從而引發的全國範圍內的藝術新潮。起初,「八五思潮」主要是將矛頭針對專制時代的「極左」藝術和「文革」傳統,目的是想將長期制約藝術創作的政治意識、長官意志、社會倫理和道德規範完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