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藝術文化

中國畫的運筆技巧

中國繪畫的最顯著特點,是以墨線為基礎。中國畫家不僅用它來表現一切物象的輪廓、明暗、質感,而且還用它來揭示物象的內在精神和畫家的思想感情。因此中國畫的線條具有一定的獨立的美學價值。清代大畫家石濤,提出「一畫論」的觀點,他說:「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中國畫家就是運用一管柔毫,通過種種不同性質的墨線,為大千世界傳神寫照的。所以,如何用筆畫線,就成了能否畫好...

中國畫十八描

十八描:中國畫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的各種描法。明代鄒德中《繪事指蒙》載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分為:一、高古游絲描(極細的尖筆線條,顧愷之用之);二、琴弦描(略粗些);三、鐵線描(又粗些);四、行雲流水描;五、馬蝗描(馬和之用之,近似蘭葉描);六、釘頭鼠尾;七、混描;八、撅頭丁(撅,一作橛,禿筆線描,馬遠、夏圭用之);九、曹衣描(有兩說,一指曹仲達用之,...

中國畫的藝術美

世界各國的繪畫藝術表現形式大體上分可寫實的、抽像的和意象的三大類。寫實的,也叫具象繪畫。20 世紀以前的西方繪畫,多是寫實主義的。不論是古典的繪畫,還是當代的繪畫,都是以精心描繪客觀存在的事物為主。豐富的色彩、惟妙惟肖的寫照,產生了很多傑出的油畫家、版畫家。中國古代最初也主張寫形,《爾雅》說:「畫,形也。」但不久,顧愷之就提出「傳神寫照」的著名論點,即不但要畫...

中國畫的意境

中國畫意境,就是畫家通過描繪景物表達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藝術境界。它能使欣賞者通過聯想產生共鳴,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繪畫是否具有意境,這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中國畫要求筆與墨合,情與景合、現實中無限豐富的景象,繪畫家以強烈的形象感染力。畫家憑藉著這種感受,激起描繪這些景象的激情,於是作品作為情景相生的複寫而重現,使情景交融在一起。至於氣韻生動,即是畫家所創造的...

中國畫用墨方法

用墨,是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歷來的畫家都講究用墨,大寫意畫的崛起和生宣的普遍應用,用墨與用筆便成為中國畫的基本特色。用筆和用黑是分不開的,所在稱為「筆墨」。用墨好,皆由於用筆。中國畫的用墨,主要是運用墨色變化的技巧。由於筆中含水墨量的差異,便產生干、濕、濃、淡的變化。以墨代色,產生了墨分五色的說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曰:「運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濃、重...

中國畫的用色特點

中國繪畫歷來都十分講究色彩的運用,南齊的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將「隨類賦彩」作為「六法」之一。這以物象的種類不同面賦以不同色彩的理論,便是中國畫用色的基礎。中國畫講究「隨類賦彩」的同時,還十分重視空間環境對物象的影響,隨著空間環境對物象的影響,隨著空間環境的變化,物象的色彩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南北朝時的蕭繹對這一現象曾作過仔細的觀察,在《山水松石格》中談到:「...

中國畫大師

時下,畫壇上"大師"一詞十分時髦。一些媒體常常用"大師"一詞來標榜某些有成就的畫家。前不久,中國畫展藝委會組織部分專家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了20世紀13名傑出的中國畫大師,排名依次為:齊白石、傅抱石、黃賓虹、吳昌碩、林風眠、李可染、潘天壽、徐悲鴻、張大千、蔣兆和、劉海粟、石魯、黃胄。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排序引起了全國美術界的極大關注。於是各地美術家各抒己見,有的還...

中國畫流派

中國畫藝術是東方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古往今來,它一直在向前發展,猶如一條長河,雖有時狂暴湍急,有時滯流平緩,但從沒發生斷流,它一直在發展中向前、向前,終於匯成今天這樣一條浩浩蕩蕩的藝術大河,中國畫的發展中凝聚了多少代畫人探索奮鬥的結晶,是值得每一位有志於中國畫中求索的學人珍視的。中國畫流派介紹◇黃荃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為五代花鳥畫派的一支,代表畫家黃筌...

中國畫

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國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國畫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

中國畫的題跋

題跋是寫在書籍、字畫、碑帖前面的文字稱「題」,後面的文字稱「跋」。一般指書、畫、書籍上的題識之辭,內容為標題、品評、考訂、記事之類,體裁有散文、詩詞等。元代以前多不用款,或隱之於石樹縫隙。元代以後,隨文人畫發展,在畫上題書詩文已成為中國畫增添詩情畫意的一種藝術手段。題跋一般寓意深刻,概括凝煉,與作品合調合拍,相得益彰。不少畫家甚至借題發揮,喜笑怒罵,諧莊成趣...

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疆域遼闊,歷史悠久,有著7000多年的建築歷史。經過數千年的奮鬥,神州大地上出現過無比豐富的古代建築,至今仍保存著豐富的建築遺跡。中國古代建築,集科學性、創造性、藝術性於一體,既具有獨特的風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在世界建築中獨樹一幟。無論是秦磚漢瓦、隋唐寺廟、兩宋祠觀,還是明清故宮、皇家苑囿、蘇州園林……無不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四靈

四靈,是指我國傳說中的四種動物,分別為:龍、鳳、麟、龜。古人認為這些動物都是神靈之物,故稱之為「四靈」。這些動物的形狀都十分神奇;鳳是由雞頭,蛇頸,燕頷和魚尾等組成;龍是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如鶴,掌如虎;麒麟是狀如鹿,獨角,全身生鱗角,足像馬蹄,尾似牛尾。中國古代認為麒麟、鳳凰、龜和龍是有靈性的動物,因此,把它們稱為四靈,作為祥瑞的標誌。其實,...

中國四大名著

中國經過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澱,淵源的歷史使得中國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在歷史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在文學上出現了不少代表作品。這些作品已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並且還在繼續地影響著下一代的中國人,其意義及其深遠,影響非常廣泛。我們把這些文學作品叫做中國名著。中國的四大名著,不僅是中國的文化財富,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四大名著經過數百年的歷練,已經超越文學...

中國古代工藝美術

古代工藝美術是中國人民為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採用各種物質材料和工藝技術所創造的人工造物的總稱。它是中華民族造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體現了工藝美術的一般本質特徵,在內涵和形式上保持著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又顯示了中華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鮮明個性。中國工藝美術以其悠久的歷史、別具一格的風範、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形態,為整個人...

中國年畫

中國年畫,就是與年俗有關的版畫,也是過年期間特有的民間工藝。它的起源和春聯一樣,都和古代的桃符有關。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中引《黃帝書》:「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佞為人禍害,荼與鬱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因此漢代縣官多在臘日或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以抵禦邪崇的進入。到了南北朝時,乾脆就將神...

中國堆繡

堆繡是一種運用"剪"、"堆"技法塑造形象的特殊藝術。堆銹是青海塔爾寺獨創的一種藏族繪畫藝術形式,屬唐卡中的「國唐」。技法上又分為"剪堆"和"刺繡"兩種。熱貢地區的堆繡主要以剪堆為主。堆銹其製作特點是用各色質地不同的綢緞綾羅剪出人物形狀和各種圖案形狀,然後在形象或圖案背後充塞羊毛、棉花等物,再逐一繡在黑色底子的大幅布幔上,使畫面產生出豐富而生動的立體感和織物特有的肌理...

中國四大名錦

中國的「四大名錦」:雲錦「錦上添花」「繁花似錦」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成語,其中的「錦」字用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漂亮景物,它來源於絲織物的一類織物名稱,可見「錦」的歷史悠久。「錦」起源於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孔子編撰的《尚書?禹負》中就提到「揚州厥篚織貝」。據漢代學者鄭玄解釋:貝是一種錦的名稱,用預先染好的絲,按貝的色彩花紋織成的。說明在商周時代就有錦的絲...

中國寫實畫派

現在備受公眾關注的中國寫實畫派,是由一群在當代中國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畫家組成的。畫派中有艾軒、王沂東、楊飛雲、陳逸飛等著名畫家,他們的名字一直在人們的視野裡,並被公認為中國油畫的領軍人物,他們的作品始終是中國文化的熱點。中國寫實畫派衍生於北京寫實畫派。兩年前在上海,艾軒與王沂東聊起中國寫實繪畫的現狀與走向,艾軒提議把最優秀的寫實畫家聚在一起,王沂東說楊飛雲也有...

中國古代樂律學

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研討音樂基本原理與基礎技術理論的一個跨越若干個有關學術分支的綜合學科。今按樂律學的概念、基本內容與歷史發展分3個方面分述如下:樂律學的概念樂律學的現代概念,大體上含著「樂學」與「律學」兩方面,而在古代,兩者卻密切關聯,不可分割。樂學主要是從音樂藝術實踐中所用樂音的有關組合形式或藝術規律出發,取形態研究的角度,運用一般邏輯推斷的方法(非精密計算)來...

中國文化遺產日

 2005年1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為此國家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遺產日」活動,確定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的主題為「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