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商業金融

ASI指標

什麼是ASI指標ASI(Accumulation Swing Index)中文名稱:振動升降指標,由Welles Wilder所創。ASI企圖以開盤、最高、最低、收盤價構築成一條幻想線,以便取代目前的走勢,形成最能表現當前市況的真實市場線(Real Market)。韋爾達認為當天的交易價格,並不能代表當時真實的市況,真實的市況必須取決於當天的價格,和前一天及次一天價格間的關係,他經過無數次的測試之後,決定了ASI計算...

ARBR指標

什麼是ARBR指標ARBR指標(買賣意願指標),分為BR指標,AR指標,前者為買賣意願指標,後者為買賣氣勢指標,AR可單獨使用,BR必須與AR並用。AR指標又叫人氣指標,BR指標又叫買賣意願指標,它們是衡量市場上多空雙方力量對比變化的最重要指標。它們既可以單獨使用,更多情況下是一同使用,是一種中長期技術分析工具。ARBR指標起源BRAR源起於日本,圖表外觀看似西方技術指標,實則蘊含東方「...

ABC成本法

ABC成本法又稱作業成本分析法、作業成本計算法、作業成本核算法。ABC成本法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傑出的會計大師、美國人埃裡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科勒教授在1952年編著的《會計師詞典》中,首次提出了作業、作業帳戶、作業會計等概念。1971年,喬治·斯托布斯(George Staubus)教授在《作業成本計算和投入產出會計》(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 Output Accounting)...

3F危機

3F危機是由法國財長拉加德提出即:金融危機、燃料危機、和糧食危機的統稱。3F危機的概述法國財政部長拉加德出席八國集團財長會議時曾用3F危機來形容目前世界經濟的現狀。所謂的3F,是指金融(FI-NANCE)、燃料(FUEL)和糧食(FOOD)。拉加德在出席八國集團財長會議時說:「目前的世界經濟被3F劫持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市場動盪,讓大量投機資金湧入原油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市場,加...

60日均線

均線系統理論是最常用的分析指標之一,均線所反映的是過去一段時間內市場的平均成本變化情況。按照計算方式的不同,常見的均線可分為普通均線、指數均線、平滑均線和加權均線。60日均線即是某支股票在市場上往前60天的平均收盤價格,其意義在於它反映了這支股票60天的平均成本。60均線一般是中長期走勢,60日均價是最近三個月的收盤平均價,對個股後期走勢有重要意義,很多技術指標已經明...

332條款調查

所謂「332條款」,又稱「常規性事實調查」條款,是指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2條。該條規定,USITC可應美國總統、眾議院、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或美國貿易代表(USTR)等的要求,或自行對包括美國與他國產業競爭態勢在內的任何涉及關稅和貿易的事件,進行「常規性事實調查」並出具報告。該條規定,除非經特別要求,「332條款」調查的最終報告並不包含任何政策性建議,亦不得為任何由總統實施的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