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Zǐ Huā Dì Dīnɡ
別名
鏵頭草、光瓣堇菜、堇堇菜、箭頭草、地丁、角子、獨行虎、地丁草、寶劍草、犁頭草、紫地丁、免耳草、金前刀、小角子花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疔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
英文名
HERBA VIOLAE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心經、肝經
藥性
寒
藥味
辛、苦
名稱
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r.
...
紫花衛矛
Zǐ Huā Wèi Máo
別名
功效作用
散瘀止痛;清熱解毒。主跌打損傷;淋巴結核;疔腫惡瘡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涼
藥味
苦
科屬:衛矛科衛矛屬。
分布於雲南的麗江、中甸、德欽及四川、西藏、貴州、湖北、青海、甘肅、陝西等地。在海拔2400~3500米的山地叢林、山溪旁生長。
灌木。株高1~5米。葉闊橢圓形...
紫金標
Zǐ Jīn Biāo
別名
紅花紫金標、九節蓮、對節蘭、藍花巖陀、風濕草、小藍雪、攀倒甑巖五姜、東南菊
功效作用
祛風濕;通經絡;止痛。主風濕麻木;脘腹脅痛;跌打損傷;骨折;脈管炎;腮腺炎
英文名
始載於
《雲南中草藥》
毒性
有毒
歸經
心經、脾經
藥性
溫
藥味
辛、苦
所屬卷:Ceratostigma Bunge
所屬科:Plumbaginaceae
中文名:紫金標
其它...
紫金龍
Zǐ Jīn Lónɡ
別名
串枝蓮、豌豆七、豌豆跌打、黑牛膝、川山七、大麻藥、野豌豆
功效作用
止痛,降壓,止血。治各種疼痛,高血壓,血崩,內傷出血,跌打損傷。
英文名
Dactylicapnos Root
始載於
《雲南中草藥》
毒性
有毒
歸經
胃經、肝經、腎經
藥性
涼
藥味
辛、苦
植物形態
紫金龍(學名:Dactylicapnos scandens (D. Don) Hutch.)罌粟科多...
紫堇
Zǐ Jǐn
別名
蠍子花、斷腸草[貴州]、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赤芹、紫芹、起貧草、斷腸草、野花生、悶頭花、麥黃草、山黃連、水黃連、羊不吃
功效作用
治肺結核咳血,遺精,瘡毒,頑癬。
英文名
Herb of Common Corydalis
始載於
《本草圖經》
毒性
有毒
歸經
肺經、脾經、腎經
藥性
涼
藥味
苦、澀
名稱
紫堇 (《本草圖經》) 學名:Corydalis edulis...
紫莖
Zǐ Jīnɡ
別名
帽蘭
功效作用
活血舒筋;祛風除濕。主跌打損傷;風濕麻木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肝經
藥性
涼
藥味
辛、苦
拉丁名 Stewartia sinensis Rehd. et Wils.
中文名 紫莖
拉丁科名 Theaceae
中文科名 山茶科
保護級別 3
分布 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貴州、四川、雲南、廣西
現狀 漸危種。紫莖星散分...
紫荊果
Zǐ Jīnɡ Guǒ
別名
功效作用
止咳平喘,行氣止痛。主咳嗽多痰,哮喘,心口痛
英文名
Fruit of Chinese Redbud
始載於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毒性
歸經
心經、肺經
藥性
平
藥味
甘、苦
藥名
紫荊果
漢語拼音
zi jing guo
英文名
Fruit of Chinese Redbud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Cercis chinensis Bunge
歸經
心;肺經
功效
止咳平喘,行氣止...
紫荊木
Zǐ Jīnɡ Mù
別名
功效作用
活血,通淋。治婦女痛經,瘀血腹痛,淋病。
英文名
Wood of Chinese Redbud
始載於
《開寶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
肝經、腎經
藥性
平
藥味
苦
拉丁名 Madhuca pasquieri (Dubard) Lam.
中文名 紫荊木
拉丁科名 Sapotaceae
中文科名 山欖科
保護級別 2
分布 廣東、廣西、雲南(麻栗坡、屏邊)
現狀 稀有種。紫荊木又名...
紫荊皮
Zǐ Jīnɡ Pí
別名
肉紅、內消、紫荊木皮、白林皮
功效作用
活血通經,消腫解毒。治風寒濕痹,婦女經閉、血氣疼痛,喉痹,淋疾,癰腫,癬疥,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英文名
Bark of Chinese Redbud, Kadsura Root-bark
始載於
《日華子本草》
毒性
有毒(一說無毒)
歸經
脾經、肝經
藥性
平
藥味
苦
紫荊皮
《日華子本草》
【異名】肉紅、內消(《綱目》)...
紫茉莉根
Zǐ Mò Lì Gēn
別名
入地老鼠、花粉頭、水粉頭、粉子頭、胭脂花頭、白花參、粉果根、白粉根、白粉角
功效作用
利尿,瀉熱,活血散瘀。治淋濁,帶下,肺勞吐血,癰疽發背,急性關節炎。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無毒
歸經
藥性
平
藥味
甘、苦
摘要
紫茉莉根又稱入地老鼠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茉莉的塊根,其莖多分枝...
紫茉莉葉
Zǐ Mò Lì Yè
別名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祛風滲濕;活血。主癰腫瘡毒;疥癬;跌打損傷
英文名
始載於
《峨嵋藥植》
毒性
歸經
藥性
寒
藥味
甘、淡
紫茉莉葉
(《峨嵋藥植》)
【來源】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葉片,植物形態詳"紫茉莉根"條。
【採集】秋季采。
【藥理作用】紫茉莉葉或全草的水提取物(用乙醇沉澱後)1克生藥/...
紫萁貫眾
Zǐ Qí Guàn Zhònɡ
別名
大貫從、薇貫眾、大葉狼衣、藄、月爾、紫藄、藄蕨、茈萁、紫蕨、迷蕨、蕨基、大貫眾、毛老鼠、毛狗子、貫眾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止血。用於防治感冒、鼻衄頭暈、痢疾、崩漏。
英文名
Rhizoma Osmundae
始載於
毒性
小毒
歸經
胃經、脾經
藥性
寒
藥味
苦
基本信息
中藥名 紫萁貫眾
別名 藄、月爾、...
紫萁苗
Zǐ Qí Miáo
別名
功效作用
止血。主外傷出血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寒
藥味
苦
基本信息
中藥名 紫萁苗
拼音 zi qi miao
原植物 Osmunda japonica Thunb. (紫萁)
藥用部位 以植物的嫩苗或幼葉柄上的綿毛。
功效分類 止血藥。
附註 植物描述,詳見:紫萁
中藥藥性
性味
苦;微寒。...
紫青藤
Zǐ Qīnɡ Ténɡ
別名
青藤、畫眉杠、鐵骨散、常青藤、山黃芪、小葉青、畫眉跳杠、鐵包金、大葉鐵包金
功效作用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健脾消疳。主風濕痹痛;產後腹痛;痛經;經閉;外傷腫痛;小兒疳積;毒蛇咬傷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溫
藥味
澀
藥名:紫青藤別名:青藤、畫眉杠、鐵骨散、常青藤、山黃芪、小葉青...
紫杉
Zǐ Shān
別名
赤柏松、紫柏松
功效作用
利尿消腫。主腎炎浮腫;小便不利;糖尿病
英文名
始載於
《東北藥植志》
毒性
歸經
腎經
藥性
平
藥味
淡
紫杉,中藥名,亦為植物東北紅豆杉(見東北紅豆杉專條)的別名。中藥紫杉為紅豆杉科植物東北紅豆杉的枝和葉。研究表明,從其皮、根、枝葉中提煉出的紫杉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對防治腫瘤、癌癥、...
紫梢花
Zǐ Shāo Huā
別名
紫霄花、淡水海綿、花子
功效作用
補腎,益精,助陽。用於陽痿遺精,小便失禁,白帶。
英文名
Freshwater Sponge
始載於
《本草圖經》
毒性
無毒
歸經
腎經
藥性
溫
藥味
甘
紫梢花
(《本草圖經》)
【異名】紫霄花(《蘇州本產藥材》)。
【來源】為淡水海綿科動物脆針海綿的乾燥群體。
【動物形態】脆針海綿 ,常成棒狀群體,表面凹凸...
紫蘇
Zǐ Sū
別名
赤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
功效作用
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用於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溫
藥味
辛
紫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白蘇、赤蘇、紅蘇、香蘇、黑蘇、白紫蘇、青蘇、野蘇、蘇麻、蘇草、唐紫蘇、桂芢、皺葉蘇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一...
紫蘇梗
Zǐ Sū Gěnɡ
別名
蘇梗、紫蘇莖、紫蘇桿、紫蘇枝莖、蘇莖、紫蘇草
功效作用
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用於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噯氣嘔吐,胎動不安。
英文名
CAULIS PERILLAE
始載於
《本草蒙筌》
毒性
無毒
歸經
肺經、脾經
藥性
溫
藥味
辛
紫蘇梗
【英文名】 CAULIS PERILLAE
【別名】蘇梗
【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 Perilla frutescens (L.) Br...
紫蘇葉
Zǐ Sū Yè
別名
蘇葉、蘇、紫菜
功效作用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英文名
Perilla Seed, Perilla Leaf
始載於
《本草圖經》
毒性
無毒
歸經
肺經、脾經
藥性
溫
藥味
辛
英文名
LV WEIYANG
拉丁名
Folium Perillae
別名
蘇葉、赤蘇、紫蘇、皺蘇、尖蘇、香蘇葉、雞冠紫蘇、綠未央。
處方名...
紫檀
Zǐ Tán
別名
紫真檀、赤檀、勝沉香、紫檀香、紫 Z H A N木
功效作用
磨粉或汁用為瘡毒藥,有消腫毒之效。
英文名
Wood of Burmacoast Padauk
始載於
《本草經集注》
毒性
無毒
歸經
肝經
藥性
平
藥味
咸
一、小葉紫檀簡介
首先要說明,屬於紫檀屬的木材種類繁多,但在植物學界中公認的紫檀卻只有一種,「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
小葉檀為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