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腎炎是由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產氣桿菌、葡萄球菌、腸球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腎盂和腎實質炎症,臨床上分為急、慢性兩個階段,有些病人無急性期,長期無自覺症狀或有輕度乏力、腰酸、低熱等症狀,多為隱匿型慢性腎炎,但勞累、受寒、感冒時發作,症狀加重。
腎盂腎炎又稱上尿路感染,可分為急性腎盂腎炎與慢性腎盂腎炎兩種。
急性腎盂腎炎多發生於生育年齡的女性,病人常有腰痛、腎區壓痛、叩痛、伴寒戰、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以及尿頻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驗血可見白細胞增高。一般無高血壓或氮質血症。病人尿液混濁,可有肉眼血尿,尿常規鏡檢有多量白細胞或膿細胞,可有少許紅細胞及管型,蛋白少許至中等量。
急性腎盂腎炎治療要及時、徹底,以免轉為慢性。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多飲水增加尿量,以排除尿路細菌和炎性產物。盡早使用抗菌藥物,常用的有夫喃咀啶、復方新諾明、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有條件者,可作尿細菌培養及抗菌藥物敏感試驗,以便選擇最敏感的抗菌藥。
慢性腎盂腎炎多系急性腎盂腎炎治療不及時、不徹底而引起,一般認為病程超過6個月以上即慢性。若為尿路梗阻引起者,誘發因素未及時糾正、消除,炎症長期不消退,可逐漸轉為慢性,最終導致尿毒症。
由於腎小管損害比腎小球重而且早,故常出現腎小管功能不全症狀,如多尿、夜尿,尿比重低,腎小管性酸中毒等。也有的病人,以青壯年多見,因病變累及腎血管常迅速發生惡性高血壓,並早期出現心腎功能損害及眼底血管變化。
腎盂腎炎的輔助檢查
急性期時可有急性炎症的發現,如血白細胞數升高,中性粒細胞的有百分比增高,下列檢查對診斷更有重要意義。
(一)尿常規檢查:是最簡便而可靠的檢測泌尿道感染的方法。宜留清晨第一次尿液待測,凡每個高倍視野下超過5個(>5個/Hp)白細胞稱為膿尿。現用試紙法檢測白血球,簡稱尿入聯,機理是白細胞中含有酯酶,可產生哚酚與試紙中的重氮鹽產生紫色反應,當白細胞超過10個/ml時呈陽性反應,但甲醛等防腐劑可造成假陽性反應。試紙中應用Griess硝酸鹽還原試驗,即腸道細菌能將尿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而使試紙顯色(粉紅色),革蘭陽性性菌和假單胞菌對此不敏感,大量維生素C可呈假陽性反應,患者宜在服用此藥後至少10小時以上收集尿標本。急性泌尿道感染時除有膿尿外,常可發現白細胞管型,菌尿,有時可伴顯微鏡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尤其是布魚蝦桿菌、奴卡桿菌及放線菌(包括結核桿菌)感染時。偶見微量蛋白尿,如有較多蛋白尿則提示腎小球受累及。
(二)尿細胞學檢查:以往認為清潔中段尿培養菌落計數大於105/ml有臨床意義,小於104/ml為污染所致,現大量事實證明約92%革蘭氏陰性細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菌落計數大於105/ml,僅70%左右的革蘭陽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菌計數超過105/ml,而20%~30%的患者其菌計數僅有103~105/ml,尤其是大多數下尿路感染乾。菌落計數不高的原因有:尿頻尿急等刺激症狀明顯使尿液在膀胱內逗留的時間太短暫不利於細菌的繁殖;抗菌藥物的治療;快速利尿;特別酸化的尿不利於細菌生長繁殖;尿路梗阻;腔外感染;或是厭氧菌等需要特殊培養基的細菌感染。革蘭陽性細菌分裂慢,且有疑集傾向,故菌落葉計數往往偏低,因此有臨床症狀者菌落計數在103~104/ml也需考慮感染存在。
(三)無創傷性感染的定位檢查:
1.尿濃縮能力理論上急慢性腎盂腎為常伴腎小管濃縮功能的障礙,可能與受損的髓質產生的前列腺素有關,應用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劑(消炎痛)可以阻斷此現象,感染清除後腎小管的濃縮功能可以恢復,雙側性的感染較單側性的感染易發現尿液濃縮能力的障礙,但此試驗不夠敏感,故不能作為常規來推廣。
2.尿酸的測定有報道腎盂腎炎者約有25%的患者尿中乳酸脫氫酶(LDH)高於下尿路感染者。腎盂腎炎時尿中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酶高於下尿路感染者,因此酶存在於腎小管的上皮細胞內,迄今能作為泌尿道感染的定位診斷的尿酶仍在研究中。
3.尿C反應蛋白測定文獻報道血清C反應蛋白在影響到腎實質的上尿路感染時間顯增高,病程中隔日隨C反應蛋白(CRP)水平有助於估計療效,即CRP一目瞭然示有效,上升示無效。急性膀胱炎時CRP並不升高。但其他感染性疾病時CRP也可能升高,以及假陽性的存在影響了該試驗的定位意義。
4.尿抗體包裹細菌分析用免疫螢光分析證實來自腎臟的細菌包裹著抗體,可和螢光標記的抗體IgG結合呈陽性反應來自膀胱的細菌不被特異性的抗體所包裹,故近年來尿液抗體包裹性細菌(ACB)分析較廣泛地用於上下尿路感染的定位診斷。其準確性約83%。但某些前列腺炎、膀胱炎及大量蛋白尿可出現假陽性。
另外尿β2微球蛋白測定也有助於鑒別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易影響腎小管對分子蛋白質的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尿β2微球蛋白不會升高。
5.直接定位法直接法中,Stamey的輸尿管導管法準確性較高,但必須通過膀胱鏡檢查或用Skinny針經皮穿刺腎盂取尿,故為創傷性檢查法而不常用,Fairley的膀胱沖洗滅菌後尿培養法準確度大於90%,且簡便易行,臨床常用。具體方法為從導管中注入0.2%新黴素溶液40ml使膀胱滅菌,再以鹽水沖洗,然後收集流入膀胱內的尿液作培養,每10分鐘取尿標本一次,連續3次。如為膀胱炎,經上法滅菌後細菌培養應為陰性;如為腎盂腎炎,則仍為陽性,且菌落數遞次上升。
(四)X線檢查:由於急性泌尿道感染本身容易產生膀胱輸尿管返流,故靜脈或逆行腎盂造影宜在感染消除後4~8周後進行,急性腎盂腎炎以及無併發症的復發性泌尿道感染並不主張常規做腎盂造影。對慢性或久治不愈患者,視需要分別可作尿路平片、靜脈腎盂造影、逆行腎盂造影、排尿時膀胱輸尿管造影,以檢查有無梗阻、結石、輸悄管狹窄或受壓、腎下垂、泌尿系先天性畸形以及膀光輸管返流現象等。此外,還可瞭解腎盂、腎盞形成及功能,代藉以與腎結核、腎腫瘤等鑒別。慢性腎盂腎炎的腎盂呈輕度擴張或杵核,並可有瘢痕性畸形。腎功能不全時需用2倍或3倍課桌一碘造影劑作靜脈快速滴入,並多次攝片才能使造影得到滿意效果。腎血管造影可顯示慢性腎盂腎炎的血小管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必要時可作腎CT掃瞄或核磁共振掃瞄,以排隊其他腎臟疾患。
(五)同位素腎圖檢查:可瞭解分腎功能、尿路梗阻、膀胱輸尿管返流及膀胱殘餘尿情況。急性腎盂腎炎的腎圖特點為高峰後移,分泌段出現較正常延緩0.5~1.0分鐘,排泄段下降緩慢;慢性腎盂腎炎分泌段斜率降低,峰頂變鈍或增寬而後移,排泄段起始時間延遲,呈搜索物線狀。但上述改變並無明顯特異性。
(六)超聲波檢查: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簡便的方法,它能篩選泌尿道發育不全、先天性畸形、多囊腎、腎動脈狹窄所致的腎臟大小不勻、結石、腎盂重茺積水、腫瘤及前列是腺疾病等。
慢性腎盂腎炎
慢性腎盂腎炎是細菌感染腎臟引起的慢性炎症,病變主要侵犯腎間質和腎盂、腎盞組織。由於炎症的持續進行或反覆發生導致腎間質、腎盂、腎盞的損害,形成疤痕,以至腎發生萎縮和出現功能障礙。
慢性腎盂腎炎病人有長期或反覆發作的尿路感染病史,慢性腎盂腎炎如治療不佳在晚期可出現尿毒症,血肌酐升高,出現乏力、食慾不振等腎衰竭、尿毒症的臨床症狀。
慢性腎盂腎炎的臨床症狀
慢性腎盂腎炎病人平時可能僅有腰酸和(或)低熱,可沒有明顯的尿路感染的尿痛,尿頻和尿急症狀,其主要表現是夜尿增多及尿中有少量白細胞和蛋白等。
慢性腎盂腎炎檢查
◆慢性腎盂腎炎實驗室檢查:在無急性感染發作或氮質血症的情況下,血液檢查通常正常。尿液分析結果取決於是否有活動性感染和腎損害的嚴重程度,僅在部分病例中可發現膿尿和菌尿。
如果慢性腎盂腎炎有明顯的蛋白尿則意味著病情嚴重,病變累及到腎小球。如果有菌尿症,則尿培養陽性,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可以正常或升高。
◆X線檢查:腹部平片可見一側或雙側腎臟縮小,且不規則。有時可見尿路結石。尿路造影可發現慢性腎盂腎炎的特徵性表現,如腎盂擴張,以及其表面腎實質瘢痕形成或萎縮,腎實質變形,造影劑顯影不良和顯影延遲。
在單側萎縮性腎盂腎炎,其對側腎臟代償性擴大。如有膀胱輸尿管返流,則出現輸尿管擴張。逆行尿路造影亦可見相似的表現,逆行膀胱尿道造影可發現膀胱輸尿管返流,尤其是兒童患者更為常見。
慢性腎盂腎炎飲食注意事項
1、忌用食物:鹹菜、鹹蛋、醬菜、腐乳、加鹼饅頭、海魚、公雞、豬頭肉、鵝、菠菜、辣椒、胡椒、芥末、咖啡;
2、宜用清淡、低蛋白、少鹽食物:蠶豆、赤小豆、冬瓜、西瓜、薺菜、馬蘭頭、菊花腦、烏龜、黃瓜、豬腎、綠豆、大蒜、鯉魚、絲瓜、倭瓜、茄子。
腎盂腎炎病人的日常護理要點
腎盂腎炎是由細菌直接感染而引起的泌尿道炎症。病菌可從尿道口上升經膀骯、輸尿管進入腎盂及腎臟。急性若不及時治療可轉化為慢性;慢性由於治療或休息等因素,亦可引起急性發作。
護理要點
◆鼓勵病人多喝水,增加排尿量。
◆定期作小便化驗和培養,掌握病情。
◆婦女要注意性生活、月經期、妊娠期衛生。
◆女嬰時期即就注意尿布的清潔無菌。
◆如患者經治療發熱仍不退或反而升高者,有進或伴有劇烈腰痛的需送醫院治療。
患腎盂腎炎並不可怕,應及早投醫問藥。復方石韋片可以給您以幫助。復方石韋片是承德中藥集團研製生產的中藥製劑,用於治療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等症,經中國中醫研究院望京醫院、北京中醫醫院、長春白求恩醫科大學二院、三院等多家醫院420例臨床研究結果證明:復方石韋片治療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