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陸棋(香港和澳門又稱百家樂棋)是一種供兩人對弈的棋盤遊戲,棋子的移動以擲骰子的點數決定,首位把所有棋子移離棋盤的玩者可獲得勝利。遊戲在世界多個地方演變出多個版本,但保留一些共通的基本元素。
在遊戲中,每位玩者盡力把棋子移動及移離棋盤。雖然遊戲有很大的運氣成分,遊戲的策略仍然十分重要。每次擲骰子時,玩者都要從多種選擇中選出最佳的走法。計算機科學家們對雙陸棋做了很多研究,目前雙陸棋軟體已經可以擊敗世界級的人類選手。
雙陸棋的歷史
中國古代的雙陸棋是一種類似賭博的棋戲,相傳是在由印度傳入的波羅塞戲基礎上,由曹魏時王子曹植糅合六博的特點而創設的,初期有兩枚骰子,唐朝末年後逐漸加到六枚。雙陸棋子為馬形,黑白各十五枚,兩人相博,擲骰子按點行棋。雙陸棋在唐朝、五代和元朝曾風靡一時,連後唐明宗也喜歡下雙陸棋。但明朝和清朝時,由於麻將和象棋的出現,使得下雙陸棋的人數逐漸減少,最終導致雙陸棋在清朝中葉時失傳。
西方的雙陸棋起源於大約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一種遊戲—Senet,此外古羅馬人也曾玩過一種類似雙陸棋的遊戲。11世紀時,雙陸棋傳到法國,很快成為賭徒們最喜愛的遊戲,以致於路易九世在1254年頒布了一項法令,禁止官員們下雙陸棋。12世紀時,雙陸棋傳到德國,13世紀時傳到了冰島。17世紀時還傳到了瑞典,當時在瑞典的一艘沉船裡發現了一個木製的雙陸棋棋盤和一些棋子。19世紀時,隨著西方列強大量建立殖民地,雙陸棋傳遍了全世界。至今雙陸棋仍風行於西方社會,這個遊戲適合兩人對奕,各自執一黑一白之十五個棋子,遊戲有一個固定的開始擺設方式,雙方各有一個杯子裝兩箇骰子,為求公平只能由手持杯子擲骰子,雙陸棋一般使用的棋具外觀優美,由於技巧與運氣因素各佔一半,因此適合酌彩。
在英語和絕大多數歐洲語言中,雙陸棋一詞為「backgammon」,「back」是「後退」的意思,而「gammon」在中古英語中則有「遊戲」的意思。該詞最早在1650年的牛津英語詞典中出現。
雙陸棋的規則
雙陸棋的目的是將己方所有棋子越過對方,然後再移離棋盤。遊戲開始時,棋子較為分散,在遊戲過程中可能被對方攻擊或阻擋。由於下一盤棋所需的時間很短,比賽中通常採用計分制,首先獲得一定分數的一方為勝利者。
雙陸棋設備
棋盤(見圖)
兩套不同顏色的十五枚棋子(每位玩者一套)
四個骰子(每位玩者兩個)或者兩個骰子(每位一個,骰兩次)杯子
倍數方塊
雙陸棋,由一個棋盤、三十枚棋子、四個骰子、一個倍數方塊、以及兩個裝骰子的杯子組成
擺法
紅棋與黑棋移動方向
棋盤的每一條邊上都有十二個三角形(如上圖所示),從右下角開始依順時針方向用數字1到24編號(對方則正好相反,從右上角開始依逆時針方向編號,己方的第1點就是對方的第24點,己方的第2點就是對方的第23點,依此類推)。每位玩者將兩枚棋子放在第24點,三枚棋子放在第8點,五枚棋子放在第13點,五枚棋子放在第6點。
第1點到第6點叫做內盤或主盤,第7點到第12點叫做外盤。第7點又叫做臨界點,第13點又叫做中點。
走法
1743年的一篇關於雙陸棋的論文,由英國雙陸棋棋手Edmond Hoyle所作遊戲開始時,雙方各擲一個骰子,點數較大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移動棋子,每次移動前擲骰子。
擲骰子後,玩者必須按照擲得的點數移動棋子。例如,如果擲到6和3、就必須將一枚棋子向前移動6個點,再將另一枚棋子向前移動3個點。也可以將同一枚棋子移動6個點再移動3個點,或先移動3個點再移動6個點,但不能直接移動9個點。如果擲到兩個相同的點數,就要按照擲得的點數移動棋子兩次。例如,如果擲到兩個5、就要將四枚棋子向前移動5個點。或移動321枚旗子。
攻擊弱棋
棋子只能移動到未被佔據或被己方棋子佔據的點,也可以移動到僅被一枚對方棋子佔據的點——對方的這枚棋子叫做弱棋。弱棋被攻擊後放在棋盤中央的分界上。棋子不能移動到已被兩枚或以上對方棋子佔據的點。因此不可能有任何點同時被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佔據。
被攻擊的棋子離開分界之前,其它棋子不得移動。如果擲到2、就可將分界上的棋子移動到第23點;如果擲到3、就可將分界上的棋子移動到第22點,依此類推。
移離棋盤
如果所有棋子都回到了己方內盤,就可以開始將棋子移離棋盤。如果擲到1、就可將位於第1點的棋子移離棋盤;如果擲到2、就可將位於第2點的棋子移離棋盤,依此類推。不能將比所擲數字更低點的棋子移離棋盤,除非前面已經沒有任何棋子。例如,如果擲到5和4、第4點有兩枚棋子,而第5點和第6點都沒有棋子,才可以從第4點將兩枚棋子移走;如果第5點沒有棋子,但第6點仍有棋子,則不能移動兩枚第4點的棋子。
如果在移離棋盤時有棋子被對方攻擊,就必須等該棋子回到了己方內盤後才可以繼續移離棋盤。
勝負與得分
首先將所有棋子移離的一方獲得勝利,可得一分。如果玩者還未開始將棋子移離棋盤,而對方已將所有棋子移離,對方就獲得兩分,稱為「全勝」或「家樂」。如果玩者還未開始將棋子移離棋盤,且仍有棋子在分界上或在對方內盤上,而對方已將所有棋子移離,對方就獲得三分,稱為「完勝」或「百家樂」。
總點數
對局中某一方所有棋子所在的點數之和(分界上相當於第25點)叫做「總點數」。開局時雙方的總點數為167。對局過程中總點數一般逐漸減少,但當棋子被攻擊而進入分界時,總點數增加。哪一方總點數小,就意味著哪一方領先。比賽時是不允許用計算器計算總點數的,因此雙陸棋手們必須具有非常敏捷的心算能力。
倍數方塊
倍數方塊(又稱倍數骰子)最早在1926年為紐約的雙陸棋棋手們使用,以後逐漸為全世界所採用。其目的是為了增加遊戲的速度和難度,以及使遊戲更富有趣味性。倍數方塊是刻上數字2、4、8、16、32和64的立方體。擲骰子之前,玩者可以要求將所得的分數加倍。對方必須立刻接受要求,或認輸。如果接受要求,就將倍數方塊轉到數字2朝上,所得的分數將加倍。也就是說,獲得勝利將得到兩分,獲得全勝將得到四分,而如果失敗了,對方就獲得兩分。以後還可以加到更高的倍數。加倍的次數不限,可以加到128倍,256倍,但實際上很少加到4倍以上。倍數方塊要求玩者們不僅要選擇最佳的著法,還需要估計取勝的機率。
一般情況下,如果認為自己獲勝的機率大於50%,應主動提出加倍要求;當對方提出加倍要求時,如果認為自己獲勝的機率大於25%,就應該接受(這個機率不僅與雙方的總點數以及棋子的位置有關,還與棋手個人的水平、風格以及看問題的角度有關)。但如果認為自己有機會獲得全勝或完勝,就不要主動提出加倍要求,否則一旦對方認輸,就只能得到一分。如果一時難以估計取勝的機率,不要主動提出加倍要求;但當對方提出加倍要求時,可以根據雙方的總點數來判斷是否應接受;如果己方的總點數比對方大10個點以上,就不應該接受加倍,否則應該接受加倍。
關於倍數方塊還有兩條很重要的規則:雅可比(Jacoby)規則和克羅福(Crawford)規則。雅可比規則規定,如果對局中未曾使用倍數方塊,則獲得全勝或完勝都只能得到一分。這條規則鼓勵了棋手們使用倍數方塊,而不是一直玩到底企盼著獲得全勝或完勝。雅可比規則在賭博時廣泛使用,但不在比賽中使用。
克羅福規則規定,如果某一方只差一分就獲得了比賽勝利,雙方都不准使用倍數方塊。使用這條規則的目的是防止某一方只差一分就獲得比賽勝利時,對方為增加獲勝的機率而提出加倍要求。克羅福規則經常在比賽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