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引變流器電力機車以及安裝電傳動裝置的其他機車上設置在牽引主電路中的變流器。牽引變流器的功能是轉換直流制和交流制間的電能量,並對各種牽引電動機起控制和調節作用,從而控制機車的運行。
牽引變流器
牽引變流器的發展過程
1879年德國西門子公司建造的直流125伏、3馬力的電車應用牽引變流器取得成功。20世紀50年代法國、匈牙利、聯邦德國、日本等國研製成多種工頻牽引變流器,有單相-三相變頻式變流器、單相交流-直流旋轉式變流器、多陽極水銀式變流器和引燃管式變流器等。這些牽引變流器還未推廣就被60年代新出現的大功率半導體器件構成的變流器所替代。起初僅用大功率二極管進行交流-直流間的整流。晶閘管和電子控制器件出現後,牽引整流器便具有交-直流間的可控整流和有源逆變、直-直流間的變換的功能,並且試製出直-交流間的變換器。80年代,牽引變流器在電力機車、電力傳動柴油機車、燃氣輪機車、動車組以及地下鐵道車輛上得到廣泛的應用。應用何種牽引變流器已成為表明機車特性的主要標誌之一。
牽引變流器的分類
牽引整流器可分為下述四類。
交流-直流整流器
將交流電整成直流電,主要有兩種形式:採用橋式整流線路的橋式整流器和採用中抽整 流線路的中抽整流器。圖1a為應用在電力機車上的單相橋式線路,交流電壓u正半周經二級管1和二極管3、負半周經二極管2和二極管4接到直流側,從而在直流側得到不變方向的脈動電壓Ud,經過平波電抗器Ld濾去脈動成分後用於驅動直流牽引電動機,其電壓波形圖如圖1a上部所示。圖1b為單相中抽整流線路圖和電壓波形圖。圖1c為柴油機車採用的三相橋式整流線路圖和電壓波形圖。若用適當數量的二極管串聯(以增加電壓)和並聯(以增加電流)代替原理圖中的一個元件,則可構成所需功率的交-直整流器。
在上述整流器中換用控制元件就可得到可控整流器。以晶閘管代替圖1中的二極管,就成為全控橋式整流器,又稱相控整流器。控制晶閘管每週期中的開始導通時刻(ɑ角),從而控制直流側電壓。圖2為單相全控橋式整流電路圖和相應的電壓電流波形圖。如果控制 ɑ>π/2並人為地使牽引電動機電勢反向,則變流器進入再生制動工況,此時全控橋式整流器就處於有源逆變的工況,將機車的動能反饋給電網。如果晶閘管和二極管混合接成圖3的方式,則構成單相半控橋式整流器,二極管在晶閘管未開通前起負載續流作用。半控橋式整流器只能調壓,不能再生制動。全控橋和半控橋是橋式整流器的兩大類,應用較廣。
直流-直流變流器
又稱斬波器,用以改變直流電壓平均值的一種裝置。用晶閘管強迫關斷方法,週期性地控制直流電源和負載間的通斷,使斬波器輸出端得一脈動電壓,用平波電抗器Ld濾去脈動成分,則在負載上得到一由週期導通角ɑ控制的直流電壓Ud。圖4為其原理圖,其中F為強迫關斷器件,D為續流二極管,M為負載。電壓Ud實為由ɑ角控制的斬波器出端電壓U2的平均值。斬波器經適當的改接可有再生制動性能。直流斬波器多用在直流電力機車、動車組和地鐵車輛上。
直流-交流變流器
又稱逆變器,將直流電變成交流電的變流器,有電壓型和電流型兩種。
1電壓型逆變器:單相作用原理如圖5a所示,由於換向要求直流側電壓Ud需保持恆定而得名。如果控制電路觸發脈衝使器件F1、F2的通斷次序如圖5b,則交流側可得一矩形波電壓如圖。5c該交流電壓幅值為Ud,而頻率可由控制回路進行調節。圖5a中 c為支撐直流電壓用的支撐電容,D1、D2為當負載電流和電壓不同相時做續流用的續流二極管。
異步牽引電動機起動時要求逆變器供出幅值可變的、接近正弦的低頻電壓,這可用分諧波調製法控制F1、F2的通斷順序來達到。電壓型逆變器在控制電路作用下能順利地轉入再生制動。利用這一可逆性又可製成交-直-交電力機車電源側變流器,它能提供恆定的中間環節直流電壓,又可調節交流電網側的功率因數和改善電流波形,這就是電壓型四象限變流器。
2電流型逆變器:電路原理如圖6a,它要求直流側是一電流源,即Id要相對穩定,這可以採用串聯電抗器Ld來達到。如果控制各強迫關斷器件的導通順序(圖6b),則在電機每相繞組中可得到2π/3電角度導通的交變電流(圖6c)。在低頻起動時為了避免因 2π/3矩形波電流而造成過大的電機力矩脈動,也可採用電流分諧波調製方法。電流型逆變器只能調頻不能調壓,調壓功能由電源側交-直變流器來完成。電流型逆變器已在地鐵車輛上應用。
交流-交流變流器 不需經過直流中間環節,可直接將單相交流電變成三相可調頻的交流電。這種變流器中較成功的是用次驅動同步型牽引電動機的兩組三相反並橋式系統,它在原理上類似一電流型直-交逆變器,並借助於電源和負載電勢進行換向。這種類型的變流器已在蘇聯??83型電力機車上應用。循環變流器是另一種降頻交-交變流器,是燃氣輪機車電傳動系統可以選擇的一種設備。
牽引變流器的控制系統
變流器由不控整流器向可控變流器的發展,變流器的電子控制系統也發生變化。變流器在60年代採用分立元件的開環控制系統,70年代過渡到線性集成元件(運算放大器等)的閉環控制系統,70年代末則應用大集成度的數字集成器件和微處理機的閉環控制系統。這些電子控制技術的應用使變流器的性能,進而使整個機車的性能和自動化程度顯著提高。
牽引變流器的器件
牽引變流器主要包括大功率二極管以及晶閘管、電容器和電抗器等。這些器件主要在兩個方面得到了發展:一是向大功率發展。提高元件質量、加強冷卻措施(採用強迫通風、風冷、油冷及氟冷方法)使單個元件開關峰值功率由 100千伏安增加到1000千伏安以上;二是增加品種。聯邦德國、日本等國已實現變流器元件產品系列化、專用化,如快速二極管和快速晶閘管用於強迫換向電路;普通二極管和晶閘管用於電源換向電路。此外,製成逆導通晶閘管,它在較高頻的強迫換向電路中得到了應用,還有自關斷器件:控制極關斷晶閘管GTO和大功率三極管,因為它們不需要強迫換流用的電容器和電抗器而使變流器大為簡化。電容器分為支撐電容器、濾波電容器和換流電容器。電抗器有濾波、換流和飽和電抗器之分。各類器件都有其獨自特點。
牽引變流器的發展趨勢
牽引變流器正在朝大功率、調節控制性能齊全和對通信、電網無干擾的方向發展。80年代初在牽引變流器中得到推廣應用的是二極管整流、晶閘管相控和直流斬波,而以應用交流牽引電動機為目標的直-交、交-交逆變技術雖然性能優越,並已有小批量生產應用,但因價格昂貴、技術複雜以及操作、維修要求高等還未得到普遍推廣。提高功率半導體器件的性能,特別是提高自關斷類的GTO和大功率三極管的功率和性能,應用氟冷卻和大規模集成數字電路技術等,將會推進牽引變流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