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歷史原因,北郵人導航的網友互動內容未存檔。網站上線至今,和網友的互動方式,從早期的“多說”“暢言”等第三方評論代碼,到后面使用在線協同文檔的匿名編輯,都在不斷的變更,但由于各自都有明顯的缺陷,相關的網友留言互動內容,實際并未沒有得到保存,非常大的遺憾。
2、無站點沉淀北郵人導航網站相關的內容。雖然我會不定期更新北郵人導航相關的文章,但主要是在知乎專欄,其在導航頁面并無明顯的入口,同時專欄本身也混雜了其他主題的文章,如果想要找網站相關的宣傳介紹文章,鏈條較長,也費時費力。
基于上述兩點背景,想到了專門做一個北郵人導航的內容沉淀站點,同時滿足日常的網友互動需求。全程用了大概 3 個小時,從想到做,再到網站上線后內容的填充,banner的設計等等全包,整個過程有很多思考在這里做下沉淀和分享。
方案確定:
問題一:該用二級域名(blog.byr.wiki),還是一級域名的子目錄(byr.wiki/blog/)作為站點訪問路徑?
Byr.wiki 域名在阿里云注冊,但因其特殊性,無法進行備案,阿里云的虛擬主機無法也不支持綁定,所以早起也一直是將該域名綁定在 Github 的項目空間上,與此同時,將網站的核心加載的圖片等素材引用阿里云主機的路徑資源,以盡可能的提升網站訪問速度。這也是為什么總是會有網站的用戶反饋,北郵人導航打開緩慢的原因。
基于上述背景,若采用二級域名,那么也就還需要在 GitHub 上新建項目空間,期間還需要經歷各種域名綁定等操作;出于方便快捷考慮,選擇了采用一級域名的子目錄方式byr.wiki/blog/) 來實現訪問,需要做的就是在原來byr.wiki 的項目文件里增加一個blog的文件夾即可。

問題二:Github 本身只支持靜態頁面內容,如何才能有效滿足日常的博客內容更新,以及網站用戶較為便捷的互動留言呢?
我目前想到的解法是——域名跳轉。僅在 blog 這個文件夾中,新增一個 index.html 的文件,并在文件里添加如下的隱形跳轉代碼,進而實現用戶在訪問 A 域名時,實際加載的 B 域名。
代碼地址: byrwiki/byrwiki
當然這里設置跳轉的網站,也就是實際需要搭建的北郵人導航博客站點的網站,相當于前面byr.wiki/blog/) 只是做了一個殼的包裝,目的是為了讓網站的用戶,養成統一的平臺認知。如果是有關于同一個網站,有了多個域名,容易讓用戶混淆,不利于品牌傳播,所以不得不麻煩些。
問題三:該用什么樣的第三方開源代碼,來作為北郵人導航博客內容構建基礎?
就目前主流的博客開源代碼來看,第一個想到的是 Wordpress,雖然有中文的開源版本,但它太臃腫了,結合我早前搭建其他站點的經驗,最終選擇了 Z-blog,完全中文,運行起來快!快!快!簡直秒殺 WP,可提供的擴展主題也較為豐富,基本滿足日常使用。

開始行動:
下一篇文章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