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眼」和「詞眼」

藝術文化 9547 6466 2014-11-23

所謂詩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詩,工在一個字,謂之詩眼。後來也指全詩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句。也有人把詩眼說成「句中眼」,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以後又發展成為一首詩的眼目,即全詩主旨所在。據此可知,詩眼的含義有二:就一首詩而言是一聯或某一句;就一句話而言是某一個字。

先看一組例子吧。

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就境界全出,如果去了「鬧」字則平淡無奇。

張先的「雲破月來花弄影」,一個「弄」字,全詩頓然改觀,如果去掉則無甚稀奇之處。

微雲、河漢、疏雨、梧桐,此等稀鬆尋常之物,孟浩然煉就「談」字、「滴」字,就寫成了千古不磨的「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原來,古人寫詩作詞,講究錘煉字面,凡是在節骨眼處煉得好字,使全句游龍飛動、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謂「詩眼」、「詞眼」。

「詩眼」一詞最早出現於什麼時候呢?最早見於北宋。蘇軾(蘇軾生平及文學成就) 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范成大也在詩中寫到過「詩眼」:「道眼已空詩眼在,梅花欲動雪花稀。」范溫的詩話更以「詩眼」為名,題為《潛溪詩眼》。

要捕捉「詩眼」,首先是看詩中使用的動詞,因為它的表現力最強,在詩中傳情達意最為活躍。如杜甫《春夜喜雨》一詩中題目裡的「喜」字,它燭照全詩,使全詩呈現出一片亮色。其次是關注詩中的形容詞,如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名句中的「綠」字,色彩鮮明,儲滿詩意,讓人自然聯想到江南的明麗春色和盎然生機。當然,捕捉「詩眼」有時還要留意詩中用得巧妙、精當的數量詞或某些虛詞。

怎樣才能找準詩眼呢?我們也必須按詩眼的含義有二分別來找。

第一,就一首詩而言,指某一聯或某一句,它們一般是:

1、全詩的主旨所在;

2、含有某種哲理的詩句;

3、全詩最精彩和關鍵的詩句,尤其是精煉的動詞,形容詞所在的詩句。

例1 臨洞庭上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是一首干謁詩,這首詩委婉地表達想入朝為官的願望,希望張丞相引薦。因此詩眼應該是頸聯「欲濟」二句。意思是說:想找到出路卻無人引薦,正如無船渡湖自己不甘心閒居無事,想出來做一番事業,出仕求官。與詩的主旨吻合

例2 山中留客 高適

山光物態尋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濕衣。

從詩題看「留客」是主旨,因此詩眼是三四句。詩人採用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去誘導點燃客人心裡那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入雲深處亦濕衣」,即也有小雨,人不留客天留客,扣住了主旨。

第二、就某一聯或某一句而言,詩眼一般是:

1、「句中眼」,即精煉生動的一個字,多指運用了一些修辭格的字或詞類活用的一個字。

2、對後世文學作品影響極大的一個字,尤其是點石成金的動詞。

例:詠風 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詩眼應是「有情」表現在兩處:一在「加我林壑清」——秋風輕拂林壑,使林壑幽美清新;一在「為君起松聲」——在日落山靜、夜幕降臨之時,風又奏響大自然的樂曲,給人以寧靜之美,給人以娛樂。同時把風擬人化,構思尤新。

要準確找出詩眼,除了要掌握方法技巧外,還要具有鑒賞詩歌的一般常識,瞭解作者的身世、流派、作品的風格及寫作詩歌的背景,吃透詩中的用典,扣住詩中關鍵性的字、詞、句。做到字不詞,詞不離句,句不離全詩,並要反覆吟誦,讀出味道,讀出感情,認真體味,多讀鑒賞作品,尤其是歷代「詩話」「詞話」。久之,找詩眼也就不困難了,鑒賞也就找到了捷徑。

而「詞眼」一詞,現存文獻資料見於元代陸友仁的《詞旨》。《詞旨》八部分中有六專論「詞眼」。

宋、元時代的詩論家,正是在千百年來詩歌的語言藝術日益精迸的基礎上,在詩人們愈來愈自覺地注意錘煉字句的情況下,概括出「詩眼」、「詞眼」這些詩學的新術語的。而煉字則是與詩詞產生之日起就有的。

由上面敘述可知,「詩眼」、「詞眼」在句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有的用以翻出新意、有的藉以增添情趣、有的靠它加強形象性、還有的詩眼、詞眼又關乎詩意的精確、有的詩眼、詞眼還有助於鑄就詩詞的意境

有的用以翻出新意。如蕭楚才改張乖崖「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殺老尚書,」中「恨」為「幸」,「恨太平」是對天下太平的不滿,「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而詩意迥異。

如韓駒改曾吉甫「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宮裡近題詩」之「中」為「深」、「裡」為「冷」,改動兩個字,使得原來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與「水晶宮」,轉眼顯得雍容高華,超凡脫俗。藉以增添情趣。

王安石(王安石簡介)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加強形象性。

齊己詠早梅:「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將「數枝」改為「一技」,使「一技」與「早」意絲絲入扣。有了詩眼詩意才精確

洪* 《阮郎歸》 詞寫春光,「綠情紅意兩逢迎,扶春來遠林。」憑著一個「扶」字,我們感受到了從樹林深處步步走近的春天,詩眼有助於鑄就詩詞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