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卵泡

健康知識 9547 794 2014-11-23

醫學上所謂的優勢卵泡在超聲上大小超過10mm,而不超過18mm的卵泡。在月經週期的前半期——卵泡期,在雌激素作用下。通常有幾個卵泡相繼發育,逐漸長大,我們通過B超監測,發現在近排卵期,這些卵泡中總有一個個頭最大,且在它破裂排卵後其它卵泡相繼被吸收消失,我們把這個頭最大、發育最成熟的卵泡叫作優勢卵泡。如果月經正常為30天,在月經第十天起卵泡長到1.0以上可算為優勢卵泡。

優勢卵泡在不育治療中有重要意義,它是指導我們進行不育治療的航標。

卵泡是卵巢皮質內由一個卵母細胞和其周圍許多小型卵泡細胞所組成。根據卵泡發育過程的形態和功能變化,可分為原始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三個階段,卵泡發育的異常和各種排卵障礙等都能導致不孕。

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是由一個大的初級卵母細胞和其周圍的單層扁平的卵泡細胞組成。新生兒卵巢皮質中約有100萬個原始卵泡,但大多數不能達到成熟階段,它們相繼萎縮退化,形成閉鎖卵泡。由原始卵泡發育成生長卵泡不需激素的調節。

生長卵泡(growing follicle)初級卵母細胞增大,細胞內發生明顯的RNA與蛋白質的合成。卵泡細胞變成立方或柱狀後,迅速增殖成多層。在卵母細胞與卵泡細胞間形成一層厚膜,稱透明帶(zona pellucida),為凝膠狀糖蛋白復合體。電鏡下可見卵母細胞表面的微絨毛和卵泡細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帶內,這有利於卵泡細胞將營養物質輸送給卵母細胞。透明帶在與精子種的識別上及阻止多精入卵均具有重要作用。卵泡細胞繼續增殖,卵泡細胞間的小腔隙漸融合成一個較大的卵泡腔,腔內充滿卵泡液,內含透明質酸、雌激素和營養物質。隨卵泡液的不斷增多和卵泡腔的繼續擴大,卵母細胞及其周圍一些卵泡細胞被壓擠至卵泡的一側,並突向卵泡腔,稱卵丘。其餘構成卵壁的卵泡細胞密集排列成數層,稱粒層。緊靠透明帶的一層柱狀卵泡細胞,呈放射狀排列,稱放射冠。卵泡周圍的結締組織形成兩層卵泡膜,內層細胞多,富含毛細血管,內層細胞與卵泡細胞共同完成分泌雌激素的作用;外層纖維多。從青春期開始,每個週期有數個至十數個卵泡生長、發育,但只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偶有兩個,其餘卵泡均閉鎖。

成熟卵泡(mature follicle)初級卵母細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次級卵母細胞迅即開始第二次成熟分裂,成熟卵泡(mature follicle)初級卵母細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停止於分裂中期,待卵排出及受精後才能完成。卵泡液增多,致使卵泡體積劇增,卵泡移向並突出卵巢表面,形成成熟卵泡。由原始卵泡發育至成熟卵泡需12~14天。

醫學上所謂的優勢卵泡就是在超聲上大小超過10mm,而不超過18mm的卵泡.排卵期大量的卵泡液排入腹腔,由於卵泡液中含有部分前列腺素等致疼物質,所以在排卵期可能會出現小腹脹痛等.卵泡的生長發育與閉鎖、優勢卵泡的選擇,受垂體促性腺激素的調節與卵巢內各種因素所控制,又與卵母細泡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

什麼是排卵痛?

在女性生殖期,由於受激素的影響,卵巢內的初級卵母細胞分化成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在含有次級卵母細胞的卵泡中充滿一些液體,隨著壓力的增加向卵巢表面膨出,在壓力足夠大時卵泡破裂,卵排出,此時常伴有極輕微的出血如此出血剛好正對著腹膜(一層環繞腹腔的堅韌薄膜),就可刺激腹膜產生隱隱約約的輕痛或稱之為「排卵痛」。在極少數情況下出血較多,疼痛明顯,有時可與宮外孕混淆,需及時至專科醫院就診。由上可見,排卵疼是排卵的明確徵兆,這對不育患者是一重要的提示,此時同房或進行人工授精確是最佳時機。當然無排卵痛亦不說明沒有排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