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曲

藝術文化 9547 417 2014-11-23

交響樂是為整個管絃樂隊所作的奏鳴曲。

交響曲(symphony)一詞原於希臘文,意為共鳴,其意義隨著時代而改善。一般剛接觸古典音樂的人大多是從交響曲開始聆聽,最具大家所熟知莫過於貝多芬的名作-第五號命運交響曲吧!是的,交響曲的樂團演奏比各類樂曲來的龐大,更深入的來說:已廣泛指稱各大規模的管絃樂作品,只要不包含獨奏者均可稱之。

交響樂基本特點為:

第一樂章快板,採用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速度徐緩,採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

第三樂章速度中庸或稍快,為小步舞曲或詼諧曲;

第四樂章又稱終樂章",速度急速,採用迴旋曲式奏鳴曲式等。

海頓作有交響曲一百餘部,莫扎特作有五十餘部,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被稱為交響曲的不朽之作,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響曲》等八部。浪漫樂派的其他作曲家如柏遼滋、舒曼、門德爾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鮑羅廷、德伏夏克、西貝柳斯、布魯克納、馬勒等均作有著名交響曲作品。近現代的著名交響曲作曲家有奧涅格、伏昂·威廉斯、格拉祖諾夫、斯克裡亞賓、拉赫瑪尼諾夫、米亞斯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蕭斯塔科維奇、恰恰圖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