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藝術文化 9547 522 2014-11-23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宋代稱"嵇琴"。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絃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淒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二胡形制為琴筒木製,筒一端蒙以蟒皮,張兩根金屬弦,定弦內外弦相隔純五度,一般為內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豐富,左手有揉弦(吟音)、泛音、顫音、滑音、撥弦等;右手有連弓、分弓、頓弓、跳弓、顫弓、飛弓、撥奏等。二胡一般定弦為d1、a1、有效音域達三至四個八度。

二胡的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弦和52弦通常稱作基礎定弦,應用也比較廣泛。

這裡介紹五種常用的定弦:

五種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和52這兩種定弦通常稱作基礎定弦,屬於按把法,應用也比較廣泛。其餘三種定弦屬於切弦法。原把位按音,是指左手虎口在千金稍下一點地方持住琴桿後,四個按指所能控制的包括兩個空弦音在內的第一把音位。學習拉奏必須要先從原把位學起,因為每一種定弦的原把位按音是其餘把位按音的基礎。確定一首樂曲採用什麼定弦拉奏,首先應著眼於樂曲的最低音。

1)15弦

15弦即內弦為「1」,外弦為「5」的定弦。它是五種常用定弦中最易入門的一種定弦。在一般情況下,凡是最低音為「1」的樂曲都可採用15弦來拉奏。京劇音樂中的「反二黃」一般就用15弦來演奏。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咽15弦奏出樂曲的調高就是「1=D」;在民間音樂中,15弦的按音手法稱作「小工調」。

2)52弦

52弦即以內弦音為「5」,外弦音為「2」的定弦,凡是最低音為「5」的樂曲一般情況下都適合用52弦來拉奏。京劇音樂中的「二黃」一般採用52弦。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用52弦奏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G」,在民間音樂中,52弦的按音手法稱作「正宮調」。

3)63弦

63弦即以內弦音為「6」,外弦音為「3」,凡是最低音為「6」的樂曲一般都適宜用63弦來拉奏。京劇音樂中的「西皮」一般情況採用63弦。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用63弦奏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F」;在民間音樂中,63弦的接指手法稱作「六字調」.

4)37弦

37弦即以內空弦音為「3」,外空弦音為「7」,凡是最低音為「3」的樂曲都適宜用37弦來拉奏。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用37弦奏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B」,在民間音樂中,37弦的按音手法稱作「上字調」。

5)2.6弦

26弦即以內空弦音為「2」,外空弦音為「6」的一種定弦。凡是最低音為「2」的樂曲都適宜用26弦來拉奏,京劇音樂裡的「反西應」也適宜用26弦的拉奏手法來處理。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用26弦拉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C」,在民間音樂中,26弦的按弦手法稱作「尺字調」。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的山歌和陝北的一些民歌,其曲調風格別具一格:前者高吭明亮,後者深情親切。從調式音階的角度去看,這類樂曲多屬商調式。有些樂曲的最低音也是「2」。對於這些樂曲,採用26弦來拉奏是最恰當不過的。

二胡的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弦和52弦通常稱作基礎定弦,應用也比較廣泛。這裡介紹五種常用的定弦:五種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和52這兩種定弦通常稱作基礎定弦,屬於按把法,應用也比較廣泛。其餘三種定弦屬於切弦法。原把位按音,是指左手虎口在千金稍下一點地方持住琴桿後,四個按指所能控制的包括兩個空弦音在內的第一把音位。學習拉奏必須要先從原把位學起,因為每一種定弦的原把位按音是其餘把位按音的基礎。確定一首樂曲採用什麼定弦拉奏,首先應著眼於樂曲的最低音。1)1、5弦1、5弦即內弦為「1」,外弦為「5」的定弦。它是五種常用定弦中最易入門的一種定弦。在一般情況下,凡是最低音為「1」的樂曲都可採用15弦來拉奏。京劇音樂中的「反二黃」一般就用15弦來演奏。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咽15弦奏出樂曲的調高就是「1=D」;在民間音樂中,15弦的按音手法稱作「小工調」。2)5、2弦5、2弦即以內弦音為「5」,外弦音為「2」的定弦,凡是最低音為「5」的樂曲一般情況下都適合用52弦來拉奏。京劇音樂中的「二黃」一般採用52弦。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用52弦奏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G」,在民間音樂中,52弦的按音手法稱作「正宮調」。3)6、3弦63弦即以內弦音為「6」,外弦音為「3」,凡是最低音為「6」的樂曲一般都適宜用63弦來拉奏。京劇音樂中的「西皮」一般情況採用63弦。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用63弦奏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F」;在民間音樂中,63弦的接指手法稱作「六字調」.4)3、7弦3、7弦即以內空弦音為「3」,外空弦音為「7」,凡是最低音為「3」的樂曲都適宜用37弦來拉奏。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用37弦奏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B」,在民間音樂中,37弦的按音手法稱作「上字調」。5)2、6弦2、6弦即以內空弦音為「2」,外空弦音為「6」的一種定弦。凡是最低音為「2」的樂曲都適宜用26弦來拉奏,京劇音樂裡的「反西應」也適宜用26弦的拉奏手法來處理。如果二胡是採用的D、A定音,用26弦拉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C」,在民間音樂中,26弦的按弦手法稱作「尺字調」。我國南方一些地方的山歌和陝北的一些民歌,其曲調風格別具一格:前者高吭明亮,後者深情親切。從調式音階的角度去看,這類樂曲多屬商調式。有些樂曲的最低音也是「2」。對於這些樂曲,採用26弦來拉奏是最恰當不過的。

二胡的磨合

所有的樂器都有一個磨合期,包括鋼琴,小提琴......等等。磨合是一個多方面因素協調的過程,因為二胡有琴皮,所以大家都會認為磨合只是將琴皮拉松,但事實上這樣的說發是不全面的。磨合包括了,樂器對周邊環境的適應,使用者對樂器操控的適應,與這件樂器所相關的因素,也都是磨合的因素,是樂器與人的融合過程。

任何一件新的樂器都有越用越好的特點,在一定程度後就會進入一個穩定時期。二胡琴皮經過磨合後的松與在鞔皮過程的鬆緊的松是不同的,前者的松是琴皮通過演奏適應的琴碼的壓力,使琴皮面的振動由中心呈環狀向四周均勻傳播,使琴皮振動均勻,振動的效果好了音質也就好了。因此磨合的松和琴皮本身的鬆緊度的松概念是不一樣的。

音質的好壞決定因素還是二胡的本身,二胡任何的製作環節都會對二胡的音質帶來變化,因此我們追求每一道製作工序的認真和嚴謹,這些因素是產品質量的保障。

二胡的樂感

樂感是指人們對音樂作品中各音存在意義的認識,音與音之間微妙關係的感覺,以及在音樂方面的記憶能力,模仿能力等。

在二胡演奏中樂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音準感

二胡因為沒有指板和品位,所以音準完全要依靠聽覺來控制。聽覺的音高辨別能力與手指的反饋能力構成了演奏者的音準感。音準感又可分為高、低兩個層次。低層次的音準感只是把握住了音高的基本準確,尚沒有根據樂曲的不同需要而變化。高層次的音準感是要使音準上升到音律美的藝術境界。二胡的音律美,是通過樂曲中各種微妙的音高變化來體現的,這種變化是演奏者音樂感和藝術修養的結晶。

二、律動感

節奏是音樂的骨架,如果沒有節奏,那麼音樂將是一堆雜亂無章、毫無意義的音符而已。準確地完成樂譜節奏是對演奏者最基本的要求,尚屬於節奏感中的低層次,而只有掌握並運用好樂曲的律動感,才能使節奏上升到高層次的藝術境界。律動是音樂節奏內在的運動規律,它通常潛藏在旋律內部而不在樂譜上表現出來,但它卻是音樂神采的關鍵所在。律動感是演奏者內心的節奏體驗,是要靠演奏者通過細緻的樂曲分析才能獲得的。而且,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演奏者內心對生活中的自然律動,以及各種藝術形式中的節奏律動所體驗的深度。同一首樂曲,律動感掌握得好,就能使演奏活而有神,極富光彩;律動感掌握得不好,則會使演奏平淡呆板,索然無味。由此可見律動感在二胡演奏中的重要作用。

三、力度感

力度是二胡演奏中對力量的控制和運用的把握程度,它是音樂表現的一個重要手段,貫穿於演奏的始終。力度從樂感的角度上來講,有高、低兩個不同層次的要求。力度的低層次要求是音量的大小,但欣賞者對樂曲力度的感受並不僅僅在於音量的大小上,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演奏內在張力的大小。這個演奏的內在張力,就是力度的高層次要求。力度感是二胡樂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力度佈局,能更鮮明地體現出樂曲的結構層次,更深刻地表達出樂曲的情緒,因而使演奏更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四、語氣感

音樂就它的本質而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和信息的一種語言。既然是語言,在講述時就必然要有語氣感。那麼,二胡演奏中的語氣感也就不難理解了。二胡演奏中常用的語氣有抑、揚、柔、剛、連、頓、吟、唱、驚、歎、問答與呼應、排比、呼喚、控訴等多種。

五、線性形象感

二胡演奏時形象思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演奏中,演奏者總是通過想像或聯想,在意念中產生各種形象或畫面,再通過具體的演奏動作,將自己的思維信息傳達給聽眾,從而完成音樂的再創作過程。形象思維又可分為具體物象感和線性形象感兩種。在實際演奏中,形象思維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出現具體物象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線性形象思維。演奏家是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先將樂譜轉化為意念中的線性圖形,然後再根據圖形來奏出音樂的。一首樂曲的圖形並不是同時全部呈現在演奏者意念中的,而只有感覺提前量內的這段圖形才能在演奏者的意念中呈現,一旦音符奏出,它所相對應的圖形即告消失,代之而來的是感覺提前量內新的音符所對應的圖形,如此「新陳代謝」,直至樂曲演奏結束。應該說,演奏家對一首樂曲所構劃的圖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具有很大的即興性。演奏家在處理樂曲時,只是構劃出一個大概的旋律圖形,以留出一定的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