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是于1960年由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和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合并而成。她的前身是建院于1906年的上海四明醫院,是一所滬上的百年老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醫院之一。醫院擁有東西二部,核定床位1000張,開放床位1320張。西部位于普安路185號,毗鄰淮海公園,占地28畝。東部于2005年4月23日正式啟用,位于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528號,投資6億元,占地160畝,是融現代建筑與傳統特色為一體的園林式醫院。
基本信息
-
公司名稱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
總部地點
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528號
-
成立時間
1960年
-
經營范圍
醫療機構
-
公司性質
公立醫院
-
醫院等級
三級甲等
-
醫院類型
綜合醫院
目錄 | 1醫院概況 2歷史沿革 3領導班子 | 4特色科室 5醫護團隊 6醫療設備 | 7診療環境 8醫院地址 |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是于1960年由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和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合并而成。她的前身是建院于1906年的上海四明醫院,是一所滬上的百年老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醫院之一。醫院擁有東西二部,核定床位1000張,開放床位1320張。西部位于普安路185號,毗鄰淮海公園,占地28畝。東部于2005年4月23日正式啟用,位于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528號,投資6億元,占地160畝,是融現代建筑與傳統特色為一體的園林式醫院。
醫院概況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是一所滬上的百年老院 ,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全國示范中醫院。1984-2010年十四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1999年榮獲衛生部“全國百佳醫院“稱號;2004年第三次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2005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多次獲得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9年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上海市迎世博優質服務貢獻獎“。2001年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中醫醫院。201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衛生部將曙光醫院列為省部共建研究型中醫院。
醫院擁有東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張,開放床位1320張。西部位于黃浦區普安路185號,毗鄰淮海公園,占地28畝。東部位于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528號,投資6億元,占地160畝,是融現代建筑與傳統特色為一體的園林式醫院。成立于2001年的曙光醫院集團目前已有10余個成員單位。2008年被批準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合作基地“。
醫院中醫特色顯著,優勢突出,醫院現擁有國家教育部“十一·五“重點學科3個: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內科學、中藥學(中藥制劑、中藥臨床藥理)。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肝病科、骨傷科。國家“十二·五“ 重點專科11個:腎病科、內分泌科、脾胃病科、心血管科、針灸科、肛腸科、肺病科、婦科、重癥醫學科、護理學、臨床藥學。中醫急診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急診基地,制劑室是全國中藥制劑和劑改基地。
醫院開設的70余個專病專科各具特色,獨樹一幟,享譽全國。近年來,醫院堅持加強中醫內涵建設,相繼成立了“名醫診療中心“、“傳統診療中心“、“治未病中心“、“石氏傷科“、“柏氏肛腸科“、“蔡氏書屋“等科室。醫院為切實做好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傳承工作,建立了5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2個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曙光醫院西院外貌
醫院擁有多個重癥監護室,醫療設施先進,內外科室齊全,已具備了較強的綜合救治能力,成為上海市公共衛生防治體系六個重點單位之一、浦東地區三個急救中心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院質量監測中心和上海市中醫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也設在院內。2010年醫院成為上海世博會定點醫院之一,承擔了世博會C片區醫療站點的醫療保障任務。
醫院現有職工總數1800余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02名,博士生導師4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1名,入選國家級人才培養項目人員33名,擔任全國和上海市專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的專家100余名。現擁有國家級、省級名中醫15名、27名曙光名中醫、26名曙光高級中醫師,在充分發揮傳統醫學優勢方面,形成了“名中醫掛帥、高級中醫師當家“的曙光特色。
醫院以建設研究型醫院為目標,現有研究所4個、臨床研究室14個,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二級和一級實驗室8個。成立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肝腎病證省部共建實驗室。具備國際標準的I期藥物臨床試驗病房,完成了中國首例接受世界衛生組織委托的臨床實驗項目。自1995年以來,承擔部級、國家級課題30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863課題1項,國家重大專項6項,“十一·五“支撐項目6項、973子計劃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60項,成為國內承擔重大任務最多的中醫醫院。醫院獲得的科技成果獎160多項,其中部級、國家級科技進步獎74項,發明專利授權26項。
作為全國中醫院校中最先成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的臨床基地,曙光臨床醫學院現有教研室17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7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0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每年承擔800人次以上的各類學生的臨床帶教工作。
醫院以“大醫德澤 生命曙光“為核心理念,在全國首創“倫理查房“, 開通全國首條免費中醫健康熱線,鍛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曙光文化。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實現“建設亞洲中醫臨床醫、教、研中心“的戰略目標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歷史沿革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的前身始建于1906年 ,原寧波府屬的奉化、慈溪等地在滬商人創設的同鄉會性質的“四名公所“在上海八仙橋寧壽里幾間舊房子開設的一家小型醫院,是至今能追溯到的醫院最初原型。
1922年9月遷至當時法租界愛來格路建造新屋,并正式取名四明醫院。
1953年更名為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1954年8月在其南側興建當時上海唯一的中醫醫院-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
1960年兩院合并為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曙光醫院,成為上海市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
1984-2010年十四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1999年榮獲衛生部“全國百佳醫院“稱號。
2001年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中醫醫院。
2004年第三次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
2005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多次獲得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2009年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上海市迎世博優質服務貢獻獎“。
201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衛生部將曙光醫院列為省部共建研究型中醫院。
領導班子
院長:周華
副院長:周嘉、蔣健、胡義揚、高炬
黨委書記:馬俊堅
黨委副書記:姚政
特色科室
內科
- 血液內科
- 風濕病科
- 肝病科
- 肺病科
- 脾胃病科
- 腦病科
- 腎病科
- 心血管內科
- 肝硬化專科
- 糖尿病診療部
- 傳統中醫科
外科
- 外八科(中醫外科)
- 外七科(周圍血管外科)
- 乳腺科
普外科
- 外一科(神經外科)
- 外二科(心胸外科)
- 外三科(普外科)
- 外四科(乳腺外科)
- 外五科(肝膽外科)
- 外六科(泌尿外科)
- 外九科(胃腸外科)
婦科
- 婦科
兒科
- 兒科
骨傷科
- 骨傷科
肛腸科
- 肛腸科
- 柏氏肛腸科
皮膚科
- 皮膚科
腫瘤科
- 腫瘤科
針灸科
- 針灸科
推拿科
- 推拿科
急診醫學科
- 創傷外科
- 急診內科
眼科
- 眼科
口腔科
- 口腔科
耳鼻咽喉科
- 耳鼻咽喉科
麻醉科
- 麻醉科
醫技部門
- 檢驗部
- 放射科
- 介入放射科
- 藥劑科
- 超聲診斷科
- 病理科
- 內鏡室
- 高壓氧艙
- 營養室
治未病中心
- 治未病中心
生殖醫學中心
- 生殖醫學中心
腫瘤介入科
- 腫瘤介入科
整形美容科
- 整形美容科
醫護團隊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擁有1700余名職工 、1320張床位、37個臨床和醫技科室,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示范中醫院“、國家衛生部“百佳醫院“,三次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十一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中醫界德高望重的老專家:陸淵雷、程門雪、黃文東、張贊臣、楊永璇、張伯臾、顧伯華、王玉潤、龐泮池……都為曙光主要臨床學科的創立與成長奠定牢固基石。改革開放以來,曙光把握機遇、開拓創新,逐步成為一所設施先進、科室齊全、中醫為主、中西合璧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
醫療設備
醫院設備一流,配備了1.5T雙梯度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全數字X光攝片機、數字血管造影機、基因芯片掃描儀、發光免疫分析儀、全自動模塊式生化儀、熒光定量PCR檢測儀、數字化電子胃腸鏡、血液透析儀、高壓氧艙等大型醫療設備 。
醫院建立了ICU、RICU、SICU、EICU、CCU多個重癥監護室,大力開展了腦外科、心胸外科、心導管、肝膽外科、脊柱外科、髖關節置換及全髖手術、骨腫瘤外科、眼耳鼻喉科、婦科、普外科等各類手術,以及腹腔鏡、關節鏡、宮腔鏡等腔鏡診療術。曙光的綜合實力在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的有機結合中大幅提升。
診療環境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擁有東西二部,西部位于普安路185號(淮海公園旁),占地28畝,設床位600張 ,醫療用房總面積52000平方米。東部位于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528號,投資6億元,占地160畝,設床位720張,醫療用房總面積83000平方米,院區綠化面積大于47%,院中有天然河道蜿蜒而過,是一所古典與現代結合的園林式醫院 。
東部融匯于“張江藥谷“,和上海中醫藥大學比鄰,與籌建中的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遙相呼應。醫院環境優美,標識鮮明而富有傳統特色,具備了先進的醫療設備與信息化管理相結合的數字化醫院模式,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生態化、智能化,將曙光文化中“以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體現,營造出溫馨、優質、便捷的服務氛圍。弦月狀的綜合樓高六層、氣勢宏偉,集門診、急診、住院、行政管理于一體;特需樓和VIP體檢診療中心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環境舒適,為開展高規格、高質量的特需服務、打造高水準的VIP服務品牌開辟了更廣闊的前景。三層高的肝病樓與其他各樓分開設置,并由天然河道自然分開,避免交叉感染。新院打破了目前以西醫學科的分科模式,設立中醫傳統醫療中心,完全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采用中醫綜合診療手段開展臨床和教學工作。
醫院地址
曙光醫院西部
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西部)
西部地址:上海市普安路185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公交線路:
02、17、18、23、109、126、42、46、112、123、217、220、401、575、537、781、782、789、802、831、864、911、920、925、926、932、980、大橋一線、大橋六線、隧道四號線、地鐵一號線黃陂南路站均可到達
東院至西院班車:8:30、12:15、14:00、16:40
曙光醫院東部
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東部)
東部地址:上海市張衡路528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東院
公交線路:
地鐵二號線張江高科站下轉張南線或張川線、張南線、張川線、大橋五線、大橋六線、均可到達
西院至東院班車:7:15、9:30、12:15、14:00
注:本版本發布時間2010年4月1日,如有信息更新,請注意更新版本。
自行交通路線
1、地鐵二號線張江高科站下轉乘張川線至曙光醫院(東部)站下或張南線至科苑路站下
2、大橋五線、大橋六線終點站張衡路站下
3、161路、609路終點站張衡路站下
4、徐川線至張江外國語學校站下轉乘張川線至曙光醫院(東部)站下
5、塘川線至張江地鐵站換乘張川線至曙光醫院(東部)站下或張南線至科苑路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