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氯性鹼中毒癥狀
臨床表現有脫水、口渴少尿(繼利尿期後),鹼中毒時手足麻木,有時四肢搐搦,伴低鉀征群。輕者無明顯癥狀,重者有呼吸淺而慢,或精神神經方面的異常,如嗜睡、精神錯亂或譫妄等。可伴有低鉀血癥和缺水的臨床表現。嚴重時還可有低血鈣表現。
低氯性鹼中毒病因
缺氯:由於Cl-是腎小管中唯一的容易與Na 相繼重吸收的陰離子,當原尿中[Cl-]降低時,腎小管便加強H 、K 的排出以換回Na ,HCO3-的重吸收增加,從而生成NaHCO3。因此低氯血癥時由於失H 、K 而NaHCO3重吸收有增加,故能導致代謝性鹼中毒。此時病人尿Cl-是降低的。另外,前述之速尿及利尿酸能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對Cl-的主動重吸收從而造成缺Cl-。此時遠端曲管加強排H 、K 以換回到達遠端曲管過多的Na 。故同樣可導致代謝性鹼中毒。此時病人尿Cl-是升高的。 嘔吐失去HCl,就是失Cl-,血漿及尿中Cl-下降,通過上述原尿中Cl-降低機制促使代謝性鹼中毒發生。
鹼中毒時,機體會通過:1.細胞外液緩衝;2.離子交換;3.呼吸代償;4.腎臟代償等進行代償調節。 通過代償調節如能使HCO3-/H2CO3的比值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則為代償性代謝性鹼中毒;否則,稱為失代償性代謝性鹼中毒。
低氯性鹼中毒診斷
根據病史可作出初步診斷。血氣分析可確診及瞭解其嚴重程度。失代償時,血液pH和HC03-明顯增高,PaC02正常。代償期血液pH可基本正常,但HC03-和BE(鹼剩餘)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nbsp;
nbsp;
低氯性鹼中毒治療
低氯性鹼中毒西醫治療
低氯性鹼中毒臨床上較少見,一般無明顯癥狀,常又被原發病掩蓋,易誤診。當疑有低氯性鹼中毒時,應常規行血液生化檢查,早期診斷。輕癥的低氯性鹼中毒一般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可自行糾正。重癥者可用0.1mmol/L氯化銨溶液靜脈滴注。
1.積極防治引起代謝性鹼中毒的原發病,消除病因。
2.糾正低血鉀癥或低氯血癥,如補充KCl,NaCl、CaCl2、NH4Cl等。其中NH4Cl既能糾正鹼中毒也能補充Cl-,不過肝功能障礙患者不宜使用,因NH4Cl需經肝代謝。
3.糾正鹼中毒
輕度鹼中毒可使用等滲鹽水靜滴即可收效,鹽水中Cl-含量高於血清中Cl-含量約1/3,故能糾正低氯性鹼中毒。重癥鹼中毒患者可給予一定量酸性藥物,如精氨酸、氯化銨等。
計算需補給的酸量可採用下列公式:
需補給的酸量(mmol)=(測得的SB或CO2CP-正常的SB或CO2CP)times;體重(kg)times; 0.2
可使用碳酸肝酶抑制劑如乙酰唑胺以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中H2CO3的合成,從而減少H 的排出和HCO3-的重吸收。也可使用稀HCl以中和體液中過多的NaHCO3。大約是1mEq的酸可降低血漿【HCO3-】5mEq/L左右。醛固酮拮抗劑可減少H 、K 從腎臟排出,也有一定療效。
低氯性鹼中毒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