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Chrome、Firefox等瀏覽器瀏覽本站。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疾病大全 kekl 333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癥狀

除低熱外,缺乏全身癥狀,體征,病初淋巴結增大,較硬,無痛,互不粘連,可以移動,通常為單側,但由於在下頸部和胸部淋巴血管網交叉引流,可雙側發生,隨著感染進展,多組淋巴結受累,淋巴結可彼此粘連成團塊,或與皮下組織相粘連,極易發生乾酪樣變,頸雙側多個淋巴結高度腫大時,可使頸部變粗似牛頸,乾酪壞死液化後形成冷膿腫,觸診時表面有波動感,冷膿腫破潰乾酪液化物質排出後可形成瘺管,癒合慢,最後形成形狀不規則的瘢痕,當瘺管長期不愈時,經常有少許膿性分泌物排出,日久可引起附近皮膚並發瘰疬性皮膚結核,約70%病例胸片正常。

患兒常呈高度過敏狀態,表現為結素試驗強陽性反應,常伴有皰疹性角膜結膜炎,瞼緣炎,濕疹及結節性紅斑等。

有一特殊類型的淋巴結結核稱泛發性淋巴結結核,是全身血行播散的結果,全身多組淋巴結同時或相繼發生結核,其臨床特點為淋巴結快速增大,壓痛,有波動感,嚴重的全身結核中毒癥狀,熱度甚高,常呈弛張型,持久不退,盜汗明顯,患兒蒼白,消瘦,全身無力,有中等度或嚴重貧血。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病因

感染(35%):

結核桿菌有4型: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而對人體有致病力者為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我國小兒結核病大多數由人型結核菌所引起,結核桿菌的抵抗力較強,除有耐酸,耐鹼,耐酒精的特性外,對於冷,熱,乾燥,光線以及化學物質等都有較強的耐受力,濕熱對結核菌的殺菌力較強,在65℃ 30min,70℃ 10min,80℃ 5min即可殺死,乾熱殺菌力較差,乾熱100℃需20min以上才能殺死,因此乾熱殺菌,溫度需高,時間需長,痰內的結核菌在直接太陽光下2h內被殺死,而紫外線僅需10min,相反在陰暗處可存活數月之久,痰液內的結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漂白粉液消毒,則需24h方能生效。

病理(35%):

小兒結核性淋巴結炎都屬原發感染,周圍淋巴結結核是原髮結核早期合併癥之一,多數病例發生於結核菌原發感染6~9個月內,一些病例發生於幾年以後,傳染途徑最多為淋巴血行播散,故周圍淋巴結結核常涉及多組淋巴結,並常與胸腔或腹腔內淋巴結結核同時存在,如鎖骨上,頜下和頸深部下段淋巴結結核繼發於上肺部或腹部的原髮結核病灶經縱隔淋巴管向上蔓延所引起,除淋巴血行傳染外,少數周圍淋巴結結核也可由局部初染病灶引流淋巴管直接蔓延來,如眼,耳,鼻,咽以及扁桃體有初染結核病灶時,頸淋巴結可腫大,局部原發灶不易被發現,或短期即消失,而頸淋巴結結核可長期存在,頸淋巴結結核所以常見,可能與口腔及咽部黏膜下淋巴網特別豐富有關,小兒反覆上呼吸道感染,對頸淋巴結潛伏結核病灶的惡化可能有一定促進作用。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診斷

診斷

根據結核病接觸史,結素強陽性反應,身體他處結核的存在,結核中毒癥狀及局部癥狀等不難診斷,淋巴結穿刺發現結核病變或找到結核桿菌可肯定診斷。

鑒別診斷

鑒別診斷應考慮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最常見者為頸部化膿性淋巴結炎,其發病較急,局部淋巴結急性炎癥現象明顯,周圍血象白細胞及中性多形核粒細胞數都明顯增高,這些均有助於鑒別,此外應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及布氏桿菌病鑒別。

重癥淋巴結結核須與霍奇金病,白血病及淋巴肉瘤鑒別,霍奇金病的淋巴結腫大範圍極廣,每從頸部,胸腔直到腹腔皆有波及,淋巴結腫大發生快,往往壓迫食管及氣管引起吞嚥與呼吸困難,或壓迫門靜脈而發生腹水癥狀,但不會發炎,化膿或鈣化,常有反覆性發熱(每次發熱約1~2周)及皮膚瘙癢,有時可見顯著脾腫大,確診靠活組織檢查,白血病有特殊血象可資鑒別,淋巴肉瘤病程險惡,很快發生壓迫癥狀如嘶啞及呼吸困難,又常合併胸痛,胸腔積液等,鑒別主要靠活組織檢查,此外,淋巴結結核應與淋巴結反應性增生包括組織細胞型反應性增生及免疫母細胞性淋巴結病相鑒別,後者臨床特點為弛張高熱,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及血沉增快,部分病例有皮疹及關節痛,激素治療有效,確診靠淋巴結活檢,頸淋巴結結核須與頸部放線菌病相區別,後者頸部大多是沿下頜緣形成堅韌而不能移動的浸潤,後可紅腫,軟化,逐漸破潰形成若干瘺管,分泌帶有硫黃樣顆粒的稀薄膿液,顯微鏡下可查到放線菌,國外報告非典型分枝桿菌所致之頸淋巴結炎極似淋巴結結核,病理檢查無法區分,二者都可有鈣化,診斷靠本癥PPD-B反應陽性及培養分離出細菌後分型肯定。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治療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西醫治療

(一) 治療  

應重視全身療法,注意營養和休息,給予抗結核藥物,口服異煙肼1一2年。伴有全身毒性癥狀或其他結核病灶時,可加用利福平或鏈黴素等治療。經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和上述抗結核治療後,局部淋巴結病變可停止發展而鈣化。  

如多個淋巴結,很大,尚可推動,可行手術切除。如累及淋巴結範圍廣而邊界不清楚,亦無液化現象,可行放射治療。出現寒性膿腫者,可經正常皮膚區抽盡膿液,注入5%異煙肼和10%鏈黴素溶液沖洗,並留置適量於膿腔內,每週重複1一2次。

病變已潰破或形成慢性竇道時,可在局麻下行病灶刮除術,清除乾酪樣或不健全的肉芽組織,傷口不縫合,每日用異煙肼或鏈黴素溶液換藥。寒性膿腫繼發化膿性感染時,則應先切開引流排膿,待急性感染控制後再行病灶括除術。  

抗結核藥物劑量及療程同活動性肺結核。有高度過敏反應及廣泛的病灶周圍炎時,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同時可加用激素、大量維生素C及鈣劑,以達到脫敏及消炎的目的。局部用藥:如淋巴結已形成冷膿腫,可先將膿抽出,然後用SM 0.25~0.5g溶為1~2ml液,或用2.5%異煙肼(INH)液1~2ml,或用10%~20% PAS溶液1~2ml,注入淋巴結內,隔天1次或每週2次,如膿腫已破潰,可用10%PAS軟膏外敷或用小檗鹼(黃連素)紗條或1%~2%SM紗條換藥。  

(二)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病變吸收治癒、鈣化或形成瘢痕。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中醫治療

中草藥治療方面,根據筆者不多的臨床實踐,認為貓爪草流浸膏內服療效較好;此外又可用內消連翹丸、內消瘰疬丸、夏枯草膏或三草湯(貓爪草、夏枯草)。對軟化或已破潰的淋巴結,局部用貓爪草軟膏有促使乾酪壞死物質清除和潰瘍癒合的良好效果。對已破潰者可外敷龍珠膏直至癒合。

什麼是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的癥狀和治療方法是什麼意思?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的癥狀和治療方法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