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代謝性酸中毒癥狀
酸中毒的主要癥狀是呼吸有力且深而快,嚴重時可出現中樞神經抑制癥狀,如嗜睡,譫妄甚至昏迷,若伴有高鉀血癥或高鈣血癥,可表現為心臟應激性增強,心律失常和神經興奮性降低和腱反射減弱等。
根據酸中毒的表現,結合原發病因,臨床上懷疑代酸者,必須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以確定代酸的存在,發展階段和代償情況。
1.失代償性代酸
1pH值lt;7.35;
2PaCO2在正常範圍;3HC03-下降;
4H2CO3與HCO3-之比由正常的1︰20上升到1︰15~10;
5BE負值增大;
6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lt;21mmol/L。
2.代償性代酸
1pH值正常(7.35~7.45);
2HCO3-下降;
3PaCO2下降;
4H2CO3與HCO3-之比正常(1︰20)。
老年人代謝性酸中毒病因
(一)發病原因
1.循環功能障礙,組織灌注不足。
2.低氧血癥。
3.低溫使血管收縮,微循環灌注不良。
4.高熱或長時間飢餓或糖尿病,血酮增加。
5.嚴重腹瀉,腸瘺或大面積燒傷等所致的“失鹼性rdquo;酸中毒。
6.晚期腫瘤伴肝功能不佳。
7.營養不良,而予靜脈內高營養治療時。
8.腎功能不全。
(二)發病機制
非揮發酸主要來源於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代謝,代酸的主要發病機制是非揮發酸的產生增加和腎臟的排出減少。
老年人代謝性酸中毒診斷
代酸診斷一旦確立,就應立即計算陰離子間隙(AG),以鑒別是AG增加型代酸,抑或AG正常型代酸,其病因和特點見表1,同時判斷呼吸代償反應是否恰當,以排除混合性酸鹼失衡。nbsp;
1.陰離子間隙(AG)的計算
正常情況下,細胞外液中所有陽離子之和等於所有陰離子之和,所謂AG乃未測陰離子與未測陽離子之差,AG明顯增加常提示有機酸在體內的積聚,AG可由可測離子計算出來:AG=(Na K )-(Cl- HCO3-),其正常值為8~16mmol/L。
2.代酸時呼吸代償反應的判斷
通常單純性代酸時氫離子濃度與血氣分析測得的PaCO2以及碳酸氫鹽之間存在一種固定的比例關係:
PaCO2(mmHg)=pH值的最末兩位數,或
PaCO2(mmHg)=1.5[HCO3-] 8plusmn;2,或
PaCO2(mmHg)=HCO3- 15
若超出該範圍,則提示混合性酸鹼失衡存在,如代酸合併呼鹼常提示與肺炎或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有關的低氧血癥;若無低氧血癥的呼吸性鹼中毒常為膿毒血癥的最早徵象。
老年人代謝性酸中毒治療
老年人代謝性酸中毒西醫治療
1.治療原則
所有酸中毒的治療目的是使pH值正常化,而不是使PaCO2或HCO3-正常化。治療的根本重在“治本rdquo;,即除去致病根源、調動機體的代償機制;對於重度酸中毒者,可先治其標,給予鹼性藥物,當pH值ge;7.20或CO2CPge;13.5mmol/L時即暫緩補鹼。若因胃腸疾病所致的酸中毒,則需積極補鹼治療。補鹼治療時,應注意補鉀,同時謹防補鹼過量。口服補鹼效果不好,尤其是老年患者。
2.鹼性藥物的選擇與應用
碳酸氫鈉是糾治代酸的首選藥物,而乳酸鈉和THAM一般少用。補鹼量不僅要根據血氣分析指標,同時還應參考微循環狀態。補鹼量可按“每輸入2mmol的NaHCO3能提高細胞外液的鹼剩餘(BE)值1mmolrdquo;的經驗來計算,亦可按下列公式算得:
(1)微循環狀態良好時:
NaHCO3(mmol)=△CO3-times;0.15times;體重(kg)
NaHCO3(mmol)=△BEtimes;0.11times;體重(kg)
(2)微循環狀態不良時:
NaHCO3(mmol)=△HCO3-times;0.38times;體重(kg)
NaHCO3(mmol)=△BEtimes;0.28times;體重(kg)
其中,△HCO3-=HCO3-期望值-HCO3-實測值(mmol)
△BE=BE期望值-BE實測值(mmol)
5%NaHCO3每毫升含0.6mmol HCO3-。
通常先按計算量的1/2或1/3靜脈輸入,而後再根據動脈血氣分析結果,酌定後續補鹼量。
預後
BE正常值=0plusmn;2.3mmol/L,△HCO3-=20mmol/L。搶救及時,預後一般良好。
老年人代謝性酸中毒中醫治療
1、肺腎陰虛型:
治法:養陰清熱。
方藥:沙參麥冬湯合知柏地黃丸加減。沙參、麥冬、玉竹,花粉、太子參、生地、丹皮、黃柏、知母。
2、胃陰不足型:
治法:滋養胃陰,降逆止嘔。
方藥:麥門冬湯加減。麥冬、太子參、粳米、法夏、大棗3枚、甘草。
3、神昏、昏憒者可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