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壓癥狀
假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是指用普通袖帶測壓所測血壓值高於經靜脈穿刺直接測得的血壓值,在臨床上分為三種臨床類型:
1.收縮期/舒張期假性高血壓
在一項模擬動脈的血壓聽診研究中,Sacks等發現於動脈壁“嚴重的緊扣性壓力rdquo;相關的聽診讀數錯誤,動脈壁增厚1倍會造成約32mmHg的血壓測量錯誤,已得到了試驗模型的確定。
2.舒張期假性高血壓
通常認為的舒張壓聽診標準是柯氏音消失,在舒張期假性高血壓中袖帶壓力還未達到動脈內舒張壓時,柯氏音就提前消失,假性高血壓在老年高血壓病人中常見,特別是與那些老年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是相吻合的,這些病人的動脈順應性降低。
3.袖帶充氣高血壓
在狗和人的試驗中壓迫下肢可引起血壓升高,這種現象是由神經介導的與等長運動引起的血壓反應不同,在袖帶充氣時血壓上升,定義為假性高血壓的一種,因其有相似的生理基礎,這種現象只在少數病人中出現但機制不明。
nbsp;
假性高血壓病因
(一)發病原因
多見於老年人,尿毒癥,糖尿病,嚴重動脈硬化的患者。
(二)發病機制
1.生理和技術因素
直接測量上肢血壓和同時測量主動脈的血壓明顯不同,肘部和腕部的收縮壓較高而舒張壓較低,這種由近端至遠端進行性變化與波反射強度和時程有關,這種差異會因運動和硝酸甘油,硝普鈉引起血管舒張而增大,年齡和高血壓引起的動脈硬化會縮小這種差異,血液由大動脈進入小動脈平均壓降低,非直接測量指端血壓明顯低於肱動脈和橈動脈,將傳感器連接於盛有液體的插管,頂端置入動脈管壁測量血壓準確性的標準方法,但一些技術細節限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如:傳感器的標準直徑,傳感器相對於心臟的準確位置,整個監控系統反映頻率的充分性和插管的開放情況。
柯氏法是臨床中間接測量血壓的標準方法,在測量血壓時要注意一下技術細節:袖帶的長度;繫縛手臂的位置;壓力計的刻度;氣囊釋放的速度以及舒張壓的判定標準,許多研究者發現袖帶測壓會高估血壓值,SBP,DBP分別高出約5mmHg和5~10mmHg,DBP的偏差與血壓水平和年齡無關。
2.收縮性/舒張性假性高血壓形成的病理生理
是由於肱動脈內膜增厚,硬化,偶爾是包裹性纖維化,造成動脈壁“嚴重的緊扣性壓力rdquo;,引起相關的聽診讀數錯誤。
3.舒張性假性高血壓的發生機制
是由於袖帶壓力還未達到動脈內舒張壓時,柯氏音提前消失,這是由於柯氏音的產生和動脈壁“鬆弛擺動rdquo;有關,如果動脈壁硬度增加會減少機械刺激引起的這種擺動,那麼袖帶放氣時,在較高的壓力下動脈壁擺動即會中止,從而造成聽診在舒張壓高於動脈內舒張壓。
4.袖帶充氣高血壓的發生原理
在狗和人的實驗中壓迫下肢可引起血壓升高,這種現象是由神經介導的與等長運動引起的血壓反應不同,這種現象只在少數人中出現。
假性高血壓診斷
診斷標準
1.臨床診斷思路
假性高血壓多見於老年,尿毒癥,糖尿病,嚴重動脈硬化的患者,當高血壓患者出現降壓藥物治療無效,及長期高血壓或嚴重高血壓而缺乏靶器官損害時,要高度懷疑假性高血壓。
2.診斷標準
多數作者發現,柯氏法袖帶測量的收縮壓比動脈內直接測得的收縮壓低5mmHg,而舒張壓則高5~10mmHg,根據上述情況,建議診斷收縮期假性高血壓的標準為袖帶測比直接動脈內測的收縮壓高10mmHg,而診斷舒張期假性高血壓的標準則為袖帶測比動脈內測的舒張壓高15mmHg。
與臨床常見的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進行鑒別。
假性高血壓治療
假性高血壓西醫治療
(一)治療
假性高血壓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在老年人中並不少見,若診療失誤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對那些袖帶測量血壓較高而與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明顯不符的病人要注意假性高血壓的診斷,特別是老年、脈壓較大的病人。支持假性高血壓的證據包括Osler征陽性,造影示前臂動脈鈣化。
一些實驗室檢查對於診斷假性高血壓有幫助,如橈動脈示波器,指端數字血壓記錄儀檢查。一項研究提示,如果次聲血壓檢測儀和標準聽診測量的血壓舒張壓無差異,則可排除舒張性假性高血壓的診斷。最終診斷假性高血壓需要經動脈內測壓的同時進行袖帶測壓。
假性高血壓的治療應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決定。袖帶測壓明顯高於經動脈內測壓值,而病人的臨床情況良好則沒有治療的指征。
(二)預後
目前尚未見相關資料。
假性高血壓中醫治療
一、辯證治療
1、肝陽上亢型
【主癥】表現以血壓升高兼見眩暈,伴頭目脹痛、面紅耳赤、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平肝潛陽、滋養肝腎之法。
【方藥】天麻鉤籐飲(天麻、鉤籐、生石決明、山梔子、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籐、茯苓)。該方具有鎮靜、鎮痛和降血壓作用,故本方為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常用方。用該方出現筋脈拘急,手足痙攣,舌絳(深紅色)苔少等癥狀則要停用。
2、肝腎陰虛型
【主癥】以血壓升高兼見眩暈,伴頭痛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滋補肝腎、養陰填精法。
【方藥】杞菊地黃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該方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調血脂和抗動脈硬化的功效,適於腎性高血壓患者。需注意如果平時脾胃虛弱、食少、大便稀爛的患者要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選用。
3、陰陽兩虛型
【主癥】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腰腿酸軟、畏寒肢冷、小便清長、舌淡、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滋陰助陽法。
【方藥】金匱腎氣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該方能抑制脂質過氧化,保護內皮細胞功能,改善微循環,並通過調節高級神經活動而起到降血壓作用。用該方出現口乾、咽痛、發熱等癥狀則要停用。
4、痰濁中阻型
【主癥】此證多見於肥胖型高血壓病患者。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頭脹、沉重如裹、胸悶多痰、肢體沉重麻木、苔膩、脈滑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化痰祛濕、健脾和胃法。
【方藥】半夏白朮天麻湯(半夏、白朮、天麻、陳皮、茯苓、甘草、生薑、大棗)。半夏白朮天麻湯能有效改善痰濁中阻型高血壓患者的血脂代謝,使患者血脂代謝正常,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增強血管彈性,從而使血壓趨於正常。用該方出現口乾喜飲,五心煩熱等癥狀則要停用。
5、淤血阻滯型
【主癥】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頭痛如刺、痛有定處、胸悶心悸、舌質紫暗、脈細澀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活血化淤、理氣止痛。
【方藥】血府逐淤湯(桃仁、紅花、當歸、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該證型多見於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多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血府逐淤湯具有改善微循環和血液流變性的作用,通過擴張血管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該方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比如高血壓並發腦出血者則要停用。
6、沖任失調型nbsp;
【主癥】本證多見婦女更年期前後,血壓不穩定,多隨情緒變化而波動。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頭痛、心煩易怒、兩脅脹痛、舌質紅、脈弦細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滋補肝腎、調和沖任法。
【方藥】二仙湯(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當歸、知母、黃柏)。用該方出現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等癥狀則要停用。
2、針灸治療
針刺法
【治法】清洩肝火,育陰潛陽。
【選穴】 百會、曲池、太沖、太溪。
【方義】 督脈入絡於腦,取百會疏洩浮陽,平肝熄風;曲池清洩頭目,以降血壓;太沖平肝洩火,太溪育陰潛陽。
【隨證配穴】 頭暈甚者-風池,耳鳴-翳風,心悸失眠-神門。
【操作】 毫針刺,百會、曲池、太沖瀉法,太溪補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
耳針法
【選穴】肝、 耳背溝1、 耳背溝2 、耳背心。
【方法】 毫針刺,中等刺激強度,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或王不留行籽貼壓。
特色療法
1、石膏降壓枕氣功療法
一般取內養靜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於椅子上,雙腿分開自然踏地,兩手放於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鬆,心情怡靜,排除雜念,意守丹田,口 唇輕閉,雙目微合,調整鼻息。站姿是身體自然站立,雙腳分與肩平,兩膝微屈,兩手抱球放於身前,全身放鬆意守丹田,調整呼吸。每次10~30分鐘,每日 1~2次。
2、頭部按摩法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rdquo;,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於頭部,而且頭部有幾十個穴位。正確的按摩和日常的一些良好習慣對高血壓患者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
(1)梳頭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疏通經脈,流暢氣血,調節大腦神經,刺激皮下腺體分泌,增加髮根血流量,減緩頭髮的早衰,並有利於頭皮屑和油膩的清除。
梳頭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梳頭一次,用力適中,頭皮各部全部梳理一遍,每次2~3分鐘。
(2)推發:兩手虎口相對分開放在耳上髮際,食指在前,拇指在後,由耳上髮際推向頭頂, 兩虎口在頭頂上會合時把發上提,反覆推發10次,操作時稍用力。兩掌自前額像梳頭樣向腦部按摩,至後頸時兩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擠壓後頸有降壓的作用。
3、足部按摩法
中醫經絡學指出,腳心是腎經湧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包絡經勞宮穴的部位,經常用手掌摩擦腳心,可健腎、理氣、益智、交通心腎,使水火相濟、心腎相交, 能防治失眠、多夢等,對高血壓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足部與全身臟腑經絡關係密切,承擔身體全部重量,故有人稱足是人類的“第二心臟rdquo;。 有人觀察到足與整體的關係類似於胎兒平臥在足掌面。頭部向著足跟,臀部朝著足趾,臟腑即分佈在跖面(腳掌)中部。根據以上原理和規律,刺激足穴可以調整人體全身功能,治療臟腑病變。
足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變器官或者腺體的反射區帶,使其恢復原有功能,達到治療效果,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是第三醫學的一門傳統醫療方法。
我們的身體藉著新陳代謝的作用,達到排除體內廢物與毒素的功能,散佈在全身的淋巴系統、腎臟、大小腸、皮膚等,都是排除新陳代謝作用所產生的廢物的主 要器官,如果這些器官的功能失常,則體內的廢物與毒素無法排除,身體自然就會不健康。
足底按摩,能顯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區,使得血液循環暢通,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和毒素,能夠使得新陳代謝作用正常運作,最終達到治療效果。足部按摩法治療高血壓,建議使用“腳踏磁力按摩器rdquo;。
4、足浴療法
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腳部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的終止點,踝關節以下就有六十多個穴位。如果經常用熱水泡腳, 能刺激足部穴位,促進血脈運行,調理臟腑,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病邪、降壓療疾的目的。足浴時,水的溫度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水量以能沒過腳踝部為好,雙腳放熱水中浸泡5~10分鐘,然後用手按摩腳心。
5、茶療法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患者除了應堅持藥物治療外,經常用中藥泡茶飲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羅布麻茶杜仲降壓茶:杜仲具有良好的降血壓、降血脂、抵消藥物副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肌肉骨骼老化等作用。杜仲茶在舒張血管的同時還可以改善血管的彈性,使硬化的血管恢復原有的彈性,從而恢復血壓的自我調節機制,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羅布麻茶: 羅布麻茶的降壓原理是通過羅布麻中的天然有效成分,來提高心臟和血管的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血壓的抗氧化能力從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菊花茶:所用的菊花應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蘇杭一帶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三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甘草同煎代 茶飲用,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特效。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有顯著療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擴張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壓。同時經常飲用山楂茶,對於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其飲用方法為,每天數次 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