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Chrome、Firefox等瀏覽器瀏覽本站。

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疾病大全 kekl 369

腸道病毒71型感染癥狀

腸道病毒71型可引起多種臨床表現,在澳大利亞,瑞典和日本,主要表現為手,足,口腔病,通常發生於1~3天的前驅性發熱之後,未觀察到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而1975年在保加利亞發生的腸道病毒71型流行中,則以無菌性腦膜炎為主,21%病例表現為類似於脊髓灰質炎的急性癱瘓,病情發展迅速,起病後10~30h即出現癱瘓,約半數病例表現為腦炎或腦神經損害(延髓性麻痺),確診病例的總病死率為6.2%,其中29.5%為癱瘓性疾病,65%為延髓性麻痺。

在美國的羅徹斯特,紐約和日本,香港發生的小規模流行暴發中均觀察到手,足,口腔病與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可發生於腸道病毒71型的同一次流行之中。

其他較少見的臨床表現包括:全身性斑丘疹,心肌炎,傳染性多神經炎和上呼吸道炎,曾有1例新生兒疾病具有腸道病毒71型的血清學證據的報道。

nbsp;

腸道病毒71型感染病因

(一)發病原因

腸道病毒71型為耐熱,耐酸的微小RNA病毒,對乳鼠有致病力,引起類似柯薩奇A組病毒所引起的肌炎,在恆河猴中經口或注射感染能產生類似脊髓灰質炎的疾病,在猴子中的神經毒力似與該病毒在高溫中的複製能力有關,但寡核甘酸電泳和凝膠電泳分離病毒蛋白後卻未能區分無神經毒力株

(二)發病機制

病毒從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糞便排出體外,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經口感染而發病。

腸道病毒71型感染診斷

依賴於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確診。

須與手足口病,柯薩奇病毒感染相鑒別。

腸道病毒71型感染治療

腸道病毒71型感染西醫治療

EV 71 感染目前缺乏特異高效的抗病毒藥物,臨床上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絕大多數患者為輕癥,自然病程約為1周,預後較好,僅需對癥治療。但對於重癥患者,需早期識別,積極救治。

腸道病毒71型感染中醫治療

藥方:大黃、 厚樸、 青黛、 黃芩、 赤芍、白芍、紫草、生山楂、生甘草。

服法:一天一劑。

功效:排泄腸道惡濁之氣及病毒宿便,視病情減輕再調養腸胃止瀉。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什麼是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癥狀和治療方法是什麼意思? 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癥狀和治療方法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