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Chrome、Firefox等瀏覽器瀏覽本站。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疾病大全 kekl 380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癥狀

潛伏期為1~2個月。

輕度感染者常無癥狀,僅在糞便中發現蟲卵。

感染較重者多為重複感染,緩慢起病,但非流行區感染者可以急性起病,急性期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消化道癥狀和過敏反應,包括食慾不振,上腹隱痛與飽脹,肝區隱痛,肝大(尤以左葉腫大為明顯)等表現,並有發熱,乏力,頭暈,失眠,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偶可因大量成蟲堵塞膽總管而出現膽絞痛及阻塞性黃疸。

慢性期無明顯癥狀者占34.2%,較為常見的有乏力,上腹不適,腹痛,肝區隱痛,頭暈等,其次為頭痛,失眠,食慾減退,腹瀉等,慢性重複感染的嚴重病例可有肝硬化及門脈高壓癥,表現為消瘦,貧血,水腫,肝脾大,腹水,黃疸等,嚴重感染的兒童可出現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甚至可引起侏儒癥。

有些病者在嚴重感染後1個月左右突發寒戰,高熱,肝大伴壓痛,有輕度黃疸,少數出現脾大,尚可有肺部浸潤,數周後急性癥狀消失而進入慢性期,表現為疲乏,消化不良,肝大伴壓痛等。

nbsp;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華支睪吸蟲蟲卵通過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螄)和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蝦)後,發育成囊蚴,活的囊蚴被攝入後,經膽汁激活,囊內幼蟲破囊壁而出,經膽總管進入肝膽管發育為成蟲,亦可通過血管或穿過腸壁到達肝臟,最後寄生在肝膽管內發育為成蟲,成蟲的壽命一般為20~30年,主要寄生在人,犬,貓和豬的肝膽管內,蟲數多時亦可移居較大的膽管甚至膽囊內,偶爾在胰管內亦可發現成蟲。

(二)發病機制

被成蟲寄生的肝膽管,其病變程度與感染華支睪吸蟲的數量多少和感染時間長短有密切關係,如感染的蟲數僅10餘條至幾十條,則肝臟與膽管多無肉眼病變,如寄生蟲數超過100條,甚至數千條時,由於蟲體充滿肝內外膽管,膽囊及胰管,引起膽道梗阻,並發膽管炎,肝膿腫,胰腺炎等,華支睪吸蟲病變主要發生在肝內小膽管,因蟲體機械性阻塞和代謝產物的毒性作用,造成膽汁淤積,膽管呈囊狀或圓柱狀擴張,以左葉邊緣部分為著,膽管上皮細胞有脫落和增生,膽管壁因結締組織增生而增厚,並有大量腺體增生,淋巴細胞及粒細胞浸潤等現象;鄰近的肝細胞有脂肪變性,萎縮和壞死現象,最終導致膽汁性肝硬化,死亡的華支睪吸蟲屍體,蟲卵及脫落的膽管上皮可成為結石形成的核心,誘發肝膽管結石,有報道認為此病與膽管細胞癌有密切關係。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診斷

在流行區,由於人們普遍對本病有所認識,根據臨床表現等很容易確診,但在非流行區易導致誤診,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癥狀和體征,結合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可明確診斷。

鑒別診斷

1.病毒性肝炎 需與華支睪吸蟲感染早期表現相鑒別,病毒性肝炎早期即可有黃疸,肝臟瀰漫性腫大,肝功能損害,肝功能檢查,血清免疫學檢查,糞蟲卵檢查可達到明確診斷目的。

2.單純消化不良 二種疾病均有消化不良癥狀,根據病史,糞蟲卵檢查,免疫學檢查排除華支睪吸蟲感染。

3.阿米巴肝膿腫 發病前有痢疾或腹瀉史,然後有發熱,肝區痛,大便找到阿米巴滋養體,B超或CT顯示肝內有液性佔位,肝穿刺見典型的巧克力樣膿液。

4.肝片形吸蟲病 肝片狀吸蟲(fasciola hepatica)寄生在草食類家畜和野生動物的肝臟內,主要終宿主為牛,羊,豬,人偶然感染,主要是食用了含該蟲囊蚴的水生植物,如水芹菜或飲用被囊蚴污染的生水,本病與華支睪吸蟲相似,鑒別主要依靠蟲卵檢查。

5.肝吸蟲與異形吸蟲(heterophyes)的混合感染或異形吸蟲單獨感染 該病在我國已有發現,異形吸蟲的生活史與華支睪吸蟲的生活史相似,但此蟲主要寄生於腸道黏膜深處,可隨血流侵入人體其他臟器造成局部栓塞與異位損害,異形吸蟲的蟲卵與華支睪吸蟲的蟲卵形態,大小極為相似,應注意鑒別。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治療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西醫治療  

藥物治療:內科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原體的治療,對華支睪吸蟲病的治療,以往較為困難,20世紀70年代初採用血防846(六氯對二甲苯)治療,雖然效果滿意,但副作用大,容易引起溶血,中毒性肝炎,精神異常,重癥肌無力等,現已少用,1977年吡奎酮研製成功,1979年治療血吸蟲病,20世紀80年代開始用於治療華支睪吸蟲病,效果滿意,治療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吡奎酮(Praziquantel):廣譜抗蠕蟲藥物,具有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輕而短暫,毒性低,在體內吸收,排泄快等優點,為目前治療華支睪吸蟲病的首選藥物,吡奎酮的殺蟲作用主要是對蟲體皮層和腸管的雙重損害,導致蟲體代謝,吸收功能障礙,直至死亡。  

目前認為,無論感染輕重,20~25mg/kg,3次/d,連服2天,總劑量120~ 150mg/kg,療效滿意,蟲卵轉陰率達90%以上,主要副作用為消化道和神經系統反應,劑量越大,副作用發生率也越高,對有心,肝,腎功能損害及有精神病史者,應酌情減量,哺乳期服用期間及停藥後72h內不宜餵乳。  

(2)左旋吡奎酮(Levopraziquantel):吡奎酮為左旋和右旋吡奎酮各半組成的消旋化合物,研究認為對病蟲的殺滅作用主要是左旋吡奎酮,右旋吡奎酮作用不大,本藥具有高效,低毒,劑量小的優點,作用優於吡奎酮,劑量為12.5mg/kg, 3次/d,連服2天,蟲卵轉陰率達92%。  

(3) 阿苯達唑(阿苯唑)(Albendazole):廣譜驅蟲藥,可選擇性與不可逆性抑制蟲體攝取葡萄糖,使蟲體內糖原耗竭而逐漸死亡,近年來研究認為本藥對華支睪吸蟲病的治療效果良好,副作用少,費用低,對流行區居民因單種或多種其他腸道寄生蟲感染,為最佳首選藥,但2歲以下兒童慎用,劑量為10mg/kg, 2次/d口服,連服7天,治癒率達100%。  

(4)左旋咪唑(驅蟲糖):1993年廣東省寄生蟲病研究所研製的廣譜驅蟲藥,採用阿苯噠唑與白砂糖,奶粉,牛油,麥芽糊精等製成,每粒糖含藥量200mg,本藥口感好,服用方便,嚼碎口服,當糖果吃,深受少年兒童以及其他群眾歡迎,適合群眾性防治寄生蟲病,劑量為每次1粒, 2次/d,連服7天,有效率91%。  

手術治療:  

(1)內鏡治療:ERCP及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EPT)對華支睪吸蟲引起的梗阻有良好療效,伴有膽總管下端結石,乳頭狹窄,年齡及體質屬風險大的病人可以採用內鏡下治療,ERCP直接插管困難時,可先置入導絲,沿導絲行乳頭括約肌預切開,完成造影后,再完全切開,切口直徑不超過2cm,對直徑小於1.0cm結石直接網籃取石,大於1.0cm結石用機械碎石後再取石,當膽道通暢後,用氣囊管沖洗清理膽道,膽汁黏稠有較多吸蟲成蟲時放置鼻膽管引流3~5天,14例華支睪吸蟲引起的膽道梗阻採用EPT方法治療,均獲成功,與外科手術相比具有不開腹,創傷小的優點。  

(2)手術治療:針對華支睪吸蟲引起的原發,繼發膽道結石,梗阻,有相當一部分病人需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通暢引流,解除狹窄,繼發病治療,服藥排蟲,常採用的術式是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膽腸吻合術,不論採用何種術式,在膽管內置T管,支架管或U型管,術後不僅可以觀察膽汁引流情況,而且可觀察驅蟲效果,決定是否需要反覆排蟲治療,外科手術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在術後患者一般情況好轉後,大約術後1周左右開始口服驅蟲藥,常可見大量吸蟲由引流管排出,待吸蟲接近排淨後再拔T管或支架管,值得注意的是,治療後的肝內膽管擴張不會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圖3),與膽管腺瘤樣增生,膽管壁變硬,纖維化有關,這些改變不容易因驅蟲治療而逆轉,而且蟲屍的毒素仍在一段時間內存在,膽管仍對致癌物質敏感,應經常隨診。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中醫治療

華支睪吸蟲病的證候表現為邪實正虛,故治療上應取方為:健脾扶正及驅蟲疏肝,以祛邪、標本兼顧為主,以起到積極治療的作用。主要方劑如下:

1.榧檳湯 榧子肉、檳榔,水煎服。每日1劑,2周為一療程。

2.疏肝驅蟲湯,當歸、柴胡、青皮、榧子肉、百部、檳榔、赤芍,水煎服。每日1劑,2周為一療程。

3.膈下逐瘀湯 當歸、桃仁、紅花、枳殼、赤芍、甘草、川芎,加五靈脂、丹皮、烏藥、延胡索、香附、檳榔適量。此方適用於氣滯血瘀,脅下積塊較著者。此湯劑疏肝行氣止痛之力強,對於瘀阻膈下,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及腹部脹痛有較好地療效。

4. 華支睪吸蟲一方 黨參(或太子參)、服苓、白朮、扁豆、山藥、郁金、檳榔、使君子、甘草4.5g。

5.華支睪吸蟲二方 郁金、苦楝根皮、榧子肉、檳榔。用法:先用一方,每天1劑,服3~4天,改用二方,每天1劑,服5~7天。如患者大便中仍有蟲卵,可交替重複使用二付方,服至病癒為止。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什麼是膽道華支睪吸蟲病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的癥狀和治療方法是什麼意思? 膽道華支睪吸蟲病的癥狀和治療方法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