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爾蓋分枝桿菌感染癥狀
多見於中年男子,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肺部感染酷似肺結核或間質性肺炎,皮膚損害為播散性無痛性炎性結節,2~4cm大小,質硬,偶爾破潰,散在分佈於軀幹和四肢,愈後留有色素沉著,很少形成瘢痕。
根據臨床表現及皮膚損害特點,組織病理檢查;皮損組織分枝桿菌培養陽性,即可診斷。
楚爾蓋分枝桿菌感染病因
(一)發病原因
楚爾蓋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szulgai)是1972年由Marks證實為人類致病菌,屬暗產色分枝桿菌,25℃培養為光產氣,37℃培養為暗產色,42℃不生長,菌落為橙色,生長緩慢,22~33℃為最適生長溫度,10周到9個月始形成菌落,觸酶強陽性,硝酸酶和尿素酶試驗陽性,吐溫水解反應延遲陽性。
(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還不很清楚,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楚爾蓋分枝桿菌感染診斷
對於臨床常見致病分枝桿菌,已有現成可以獲得的DNA探針,包括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鳥、胞內、堪薩斯、戈登等分枝桿菌。探針經丫啶酯標記,結果經螢光光度計測定,實驗週期僅2 h,方法簡便易行。缺陷已如前述:不是所有分枝桿菌都有已知的特異探針,結核桿菌復合群的探針不能區分人型,牛型及BCG等。
楚爾蓋分枝桿菌感染治療
楚爾蓋分枝桿菌感染西醫治療
(一)治療
用乙硫異煙胺、異煙肼和利福平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有效,並可減少復發率。
(二)預後
愈後留有色素沉著,很少形成瘢痕。
楚爾蓋分枝桿菌感染中醫治療
nbsp;
暫無可參考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