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網球

體育運動 9547 924 2014-11-23

沙灘網球是集網球和沙灘排球於一體的一項全新運動,同沙灘排球一樣,這項運動也是有兩人組成一隊。球員使用的球拍大小介於乒乓球拍和網球拍之間,把手用石墨製成,球比較輕、比較軟。比賽的計分方式則是延用網球比賽的計分方式,但是打到平分時雙方都沒有優勢,沒有二發,當然球也不會彈起來。場上隊員需要不停的使用截擊技術,誰的球觸及地面誰就將失分 。此外球場較小,使用沙灘排球的場地,只配備一個球童。

目前還只有相對較少一部分國家和地區比較熱衷於沙灘網球,不過要使205個國家和6個地區的網球協會都來積極投身於這項運動可能還需要時間的檢驗,沙灘網球在全世界範圍內普及發展的潛力將十分關鍵。

國際網聯主席弗朗西斯科-裡希比提(Francesco Ricci Bitti)說,「沙灘網球巡迴賽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使網球在各個水平得到發展。沙灘網球是一項非常獨特有趣的運動,能使我們擴大網球參賽選手的輻射面,讓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可以打網球。」國際網聯職業巡迴賽主任傑克-尼斯彼特(Jackie Nesbitt)說沙灘網球是向有發展潛力的人介紹網球這項運動的很有趣的方式,能更好地讓人們意識到全家人都可以不分年齡的享受這項運動帶來的樂趣,參賽選手將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展示出自己良好的身體條件和技術。

如今沙灘網球這項新興運動在意大利非常火熱,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會奔向沙灘,在陽光下享受這項運動所帶來的快樂。

與很多跟沙灘有關的運動一樣,沙灘網球據說最早也是巴西人的發明,不過這就像沙灘排球據說發源於美國加州聖莫尼卡一樣無據可考。而可以確定的是,沙灘網球必然是在近十幾年沙灘排球發展壯大,乃至進入奧運會之後才逐漸成長為一項比較成型的運動的,因為沙網比賽使用的就是沙排場地,而且關於沙網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最初興起,還有一段奇妙的「傳說」。

斯約爾德,德弗列斯和喬切姆·羅斯是兩個打過幾天半職業網球的荷蘭人,2000年夏天,他們在悉尼親眼目睹了第2次登上奧運殿堂的沙灘排球帶來的新鮮活力,哥倆當即決定將其發展成為一種更加「瘋狂」,而且前無古人的運動——當然,這麼說有些誇張,因為德弗列斯此前在荷蘭已經見過有人在沙灘上揮舞著網球拍玩耍。不過真正將沙灘網球當作一項運動.而不僅僅是度假者的遊戲來推廣,甚至為其制定規則和組織國際性賽事,德弗列斯絕對算是史上第一人。

德弗列斯把推廣沙灘網球的第一站選在了加勒比海的荷屬阿魯巴島,這個常住人口不足10萬人的小島擁有開展「沙灘類」運動的一切天然條件、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不錯的網球基礎。經過努力,德弗列斯和他的夥伴們在2002年組織了首屆國際性沙網賽事,參賽者大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這項一年一度的比賽不僅從競賽角度獲得了成功。甚至從此將沙灘網球變成了阿魯巴島的一項新興產業,在當地加工出口石油半成品等傳統行業不太景氣的時候,為小島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酷」是很多人對沙灘網球的第一印象,的確,在親眼見識並親身參與這項運動之前,恐怕沒有多少人能想像到身穿泳裝、光著腳板,在柔軟的沙灘上揮舞球拍,追逐蔚藍天空下的金色小球會是怎樣一番風景。而且沙灘網球還是一項在任何水準上都老少咸宜的運動——至少在競技水平不怎麼高的今天如此,「在(高水平的)網球比賽中,你在29歲時就快打不動了,而在這裡,我還有10年好日子」,說這話的是當今沙灘網球「世界頭號選手」菲爾·懷特塞爾.這個35歲的美國人曾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大學網球選手,但他在沙灘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地。

說到這裡,有必要描述一下沙灘網球的規則和其與網球運動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沙灘網球是將網球。沙灘排球和羽毛球的特點集於一身。在德弗列斯等人制定的「沙網規則」中,比賽場地是標準的沙灘排球場地,只設男女雙打比賽,採用網球計分規則,但每局沒有平分,先嬴8局且領先2局者為勝方,戰成8:8時「搶7」決定勝負。如果球落在本方場地上則算失分,發球擦網同樣有效,因此沙網比賽從場面上與羽毛球頗為相似。有職業網球選手在嘗試後表示,也許經常打羽毛球而不是網球的人會更快適應這項運動,而在現在達到「職業」水準的沙網選手中,基本上原先在網球場上都是發球上網型打法的愛好者。

登堂入室尚需時日

德弗列斯在阿魯巴島上播下了沙灘網球的種子,但他最初也只能在那裡與同道中人「自娛自樂」,從「阿魯巴沙灘網球基金會」(而不是體育運動組織通常的「聯合會」)這個名稱也不難看出,他們最初只是把沙網當作一種為當地網球學校籌集基金的手段來運作。直到2003年年底,在阿魯巴島度假的紐約房地產商人馬克·阿爾泰姆偶然看到了沙網比賽並參與其中,結果被它徹底迷住。回到美國的阿爾泰姆逢人便宣傳沙灘網球,一年後,紐約商人不僅重返故地.與300多個同道中人在沙灘上酣戰4天4夜,而且從此徹底改變了這項運動的「業餘」面貌。

與德弗列斯相比,阿爾泰姆「野心」從一接觸沙灘網球開始就顯露無疑,商人特有的精明讓他看到了這項新興運動中蘊藏的巨大競賽和市場潛力。2004年年底,他不僅在德弗列斯的幫助下拉起「全美沙灘網球聯合會」(BTUSA)大旗,而且找來攝制組製作了沙網宣傳片,將其寄給ESPN,在得到這個體育傳媒巨頭的支持後,阿爾泰姆迅速利用一切傳媒手段在美國推廣沙灘網球運動,用種種優惠手段招募贊助商,並且創辦沙網巡迴賽。美國擁有超過2000萬網球註冊人口,他們每年花在網球運動和裝備上的錢超過160億美元,有這樣龐大的潛在市場作為後盾,阿爾特姆很快便從贊助商和電視轉播費中收回了初期20萬美元的投資,而沙灘網球也很快借助媒體之力打響了品牌。

2005年,BTUSA在美國東海岸線上舉行了包括總獎金1、5萬美元的「美網總決賽」在內的6站沙灘網球巡迴賽,以及一系列業餘性質的表演賽,今年則在擴大影響後將巡迴賽增至10站,範圍也擴大到西海岸,包括沙灘排球的發源地加州著名的聖莫尼卡海灘。與此同時。阿爾泰姆和德弗列斯還攜手將沙灘網球比賽努力推廣到西班牙、荷蘭和阿根廷的海灘上,阿爾泰姆說,他的最終目標是將這項運動搬上奧運舞台。「沙灘排球可以,沙灘網球為什麼不行?我們可以輪流使用同一塊場地」!

不過與已經有80多年歷史,從規則到比賽器材.環境等各方面都已經高度規範化的沙灘排球相比,沙灘網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現在沙灘網球比賽對選手競賽級別的區分主要是依據普通網球的評級標準,而如此劃分對於這個在運動特點上更接近羽毛球的項目顯然不盡合理。沙網使用的是沙排場地,而球網高度降低到什麼位置還沒有統一規範(阿魯巴島的比賽網高2米,美國的比賽則網高6英尺4英吋,約合1、93米),沙網比賽規定使用表面磨平後的舊網球,而球「舊」到什麼程度還有待進一步規範,此外對於參賽選手著裝等一些細節的規定也並不嚴密。今年阿魯巴島將迎來首屆「世界沙灘網球錦標賽」,希望這能成為這項運動向奧運殿堂邁進的一個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