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車,人力推挽的車輛。車的出現是人類運輸工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見車輛發展簡史),而人力車是人類最先使用的一種車輛。人力車的載重能力比人肩挑、背負的能力大得多,而且它可以免除人體直接承受重壓。但人的體力有限,因此人力車多是輕便的兩輪車或獨輪車。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
人力車
-
外文名稱
Rickshaw
-
又稱
拉車
-
意思
用人力挽拉的供人乘坐的單座膠輪車
目錄 | 1定義 | 2歷史 |
---|
人力車,人力推挽的車輛。車的出現是人類運輸工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見車輛發展簡史),而人力車是人類最先使用的一種車輛。人力車的載重能力比人肩挑、背負的能力大得多,而且它可以免除人體直接承受重壓。但人的體力有限,因此人力車多是輕便的兩輪車或獨輪車。
定義
(1)人力車又稱之為【拉車】在中原一帶,常用這種稱呼,一種用人力挽拉的供人乘坐的單座膠輪車。車身前有兩根長柄,柄端有橫木相連。據說由日本朱宣咸版畫《人力車》,1948年作于上海傳入,故又稱東洋車。 張恨水 《啼笑因緣》第一回:“他走出大門,給 樊家樹 雇了一輛人力車,就讓他一人上天橋去。“ 洪深 《貧民慘劇》第一幕:“仆人乘人力車上。“
(2)泛稱各種用人力推或拉的車輛。
美術家朱宣咸1948年創作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作品《人力車》,是20世紀40年代上海街頭人力車的美術圖像文獻。
歷史
中國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已能制造有輻車輪的輕便兩輪車。秦漢時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人力兩輪車稱為“輦“,一般為皇帝和顯貴乘用。漢魏時代盛行用人力推挽的獨輪車,貨架安設在車輪的兩側,用以載貨,也可乘人。獨輪車只有一個車輪著地,便于通過田埂、小道。
19世紀末期,亞洲出現一種載客人力車。它的主要組件是彈性車輪、鋼片彈簧的懸掛裝置和木制車廂。車廂前伸出兩根轅桿,是人力車挽車的手把。提起轅桿,乘車人身軀后仰,可減輕挽車力。
隨著運輸工具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力車逐步為畜力車和機動車所代替。人力車只作為少量貨物短距離搬運之用,如架子車和行李車。架子車是一種用人力推挽的兩輪車,車架用金屬或木材制成,可隨時拆下,載重250~500公斤,使用范圍較廣。行李車是一種裝有兩個小鐵輪(或膠輪)的人力運貨車,載重約250公斤,車身較低,能在窄路小巷通行和出入倉庫,適用于車站、碼頭、倉庫等場所的小件貨物搬運。安裝膠輪的獨輪車在農村、工地亦有應用。自行車出現后,它和載客人力車或架子車結合,成為人力三輪車,在城鎮運輸短途旅客或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