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里約奧運會游泳大項4x1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中,菲爾普斯游第二棒的美國隊以3分09秒92獲得冠軍,這是菲爾普斯在奧運會歷史上的第19項冠軍頭銜。在決賽現場,備受矚目的菲爾普斯滿肩火罐印尤為搶眼,據悉中醫拔罐療法在美國游泳隊非常流行,而菲爾普斯更是拔罐的“發燒友”。為何拔罐療法受到游泳運動員的青睞呢?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連線廣東省中醫院二沙醫院康復科鄭德采副主任醫師,請他來為廣大網友談談中醫拔罐療法的作用與優勢。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醫院康復科鄭德采副主任醫師
菲爾普斯等運動員為何鐘情拔罐?專家:有助祛除體內濕氣
拔罐法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為何菲爾普斯等運動員會特別鐘情于拔罐療法?據鄭德采副主任醫師介紹,拔罐療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其原理是將杯罐吸附于皮膚體表部位上,通過點火或抽氣的方式,使杯罐內產生負壓,逼出體內的濕氣或淤血。
鄭德采副主任醫師進一步解釋道,游泳運動員日常訓練需長時間泡在水中,導致體內濕氣較重。此外,高強度的運動量容易造成肌肉疲勞和運動損傷,給運動員的身體帶來巨大的痛苦。
正因為拔火罐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除濕氣的功效,可以幫助游泳運動員抽出體內沉積的濕氣,令人神清氣爽。同時,對于緩解疲勞或傷痛療效顯著,使人體陰陽調和、血氣通暢,自然精力充沛、百病不生。
拔罐療法可加快運動損傷恢復
鄭德采副主任醫師還提到,拔罐療法對于其他運動員同樣有幫助,如體操運動員日常訓練時容易出現扭挫傷的情況,利用火罐直接作用于受傷部位,有助于理順患處的筋脈氣血,可大大加快損傷的恢復時間。要注意的是,如果受傷部位皮膚有破損,則不可直接對此處進行拔火罐。
年輕人不宜拔火罐?
網上流傳一些說法,稱拔火罐并不適合年輕人,會傷及人體元氣。對于這個說法,鄭德采副主任醫師認為并不科學。他指出,是否需要進行拔罐療法當以個人身體需求為原則,而不應該以年齡大小來限制。當人體感覺到疲勞或疼痛之時,通過拔火罐的方式扶助人體陽氣,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和操作下,兒童也可以接受拔罐療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拔罐、針灸等中醫傳統療法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國外深受推崇。相信經過菲爾普斯這次的“廣告植入”,拔罐療法將在全球范圍內形成新的一股“潮流風”。
專家簡介:
鄭德采,廣東省中醫院二沙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針灸推拿碩士,現任康復科主管、惠仁醫院門診辦主任。他先后從師上海骨傷名家袁志斌教授,峨眉派骨傷大師“佛手”郭程湘教授、立新七針陳立新教授、焦氏頭皮針傳承人。側重于中醫康復、針灸推拿、養生保健。擅長頸肩腰腿痛、急慢性運動損傷、腦卒中、神經損傷的診治。
曾在捷克布拉格MOTROL醫院做訪問交流學者。2006年開始籌劃和參與康復慈善活動,至今已幫助5000余人,目前已成立康復義診慈善會,獲得多家媒體報道,并擔任廣州市越秀區青年聯合會委員。
更多精彩奧運資訊可點擊瀏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