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書名
《腳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
出版社
山東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龔西征
-
裝幀
平裝
-
ISBN
5469874123568
-
類別
醫學,健康
-
頁數
1000頁
-
字數
320000
-
版次
2
目錄 | 1基本信息 2內容介紹 | 3作者簡介 4中醫解析 | 5西醫解析 6治療方法 |
---|
基本信息
書名:《腳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龔西征
ISBN:5469874123568
字數:320000腳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頁數:1000頁
版次:2
包裝:平裝
內容介紹
《腳后跟疼是怎么回事》介紹了關于腳后跟疼的信息,能夠讓廣大的讀者了解關于腳后跟的信息以及治療方法,足療包括兩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是人體的陰晴表,能夠很準確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足療法分為以下三大類:1. 熱水足浴法 2. 足部按摩法 3. 中藥足療法。
作者簡介
龔西征,男,黨員,醫學博士,北京骨科醫院主治醫生,主要從事骨關節的臨床研究及中醫治療足跟痛的實驗研究,有著30年的臨床研究,對足跟痛治療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深受患者的一致好評。2008年獲縣十佳白衣戰士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榮獲市級醫療能手稱號等。
中醫解析
中醫認為足跟痛,多是由于足跟的骨質、關節、跟腱、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主要因受風寒濕邪或慢性勞損便導致經絡瘀滯,氣血運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發病。中藥貼貼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經末梢,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之目的。
風邪侵襲型:表現為行走則疼痛加劇,或伴畏風,舌淡苔薄白,脈浮。治法以祛風止痛為主。
濕邪重著型:表現為下肢麻木,手足沉重,屈伸不利。治法以驅邪除濕、軟堅消腫為主。
濕熱阻滯型:表現為伴口渴胸悶,小便短黃,大便秘結。治法以清熱去濕,通經活絡為主。
氣血虧虛型:表現為頭暈心悸,失眠多夢,肢軟乏力,面色無華,肢體倦怠,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法以活血化瘀、補益氣虛為主。
專家建議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建議外敷足痹方能安全的痊愈。
西醫解析
足跟痛是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又稱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
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常見的為跖筋膜炎,往往發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長期、慢性輕傷引起,表現為跖筋膜纖維斷裂及修復過程,在跟骨下方偏內側的筋膜附麗處骨質增生及壓痛,側位X 射線片顯示跟骨骨刺
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
功能主治:各種原因引發的足跟痛、足跟骨刺引發的各種酸麻腫痛不適以及腳底部酸脹或針刺樣疼痛,步履困難。足跟痛是一種常見病。以足跟腫脹、麻木疼痛、局部壓痛、行走困難為特征。足跟痛又稱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質增生。在中醫學屬于“骨痹”范疇,發病原因多與老年腎虧勞損,外傷和感受寒濕有關。為治療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選擇眾多祛風除濕、溫經散寒、軟堅消腫、活血鎮痛的中藥趙氏養生.膏藥外敷和浸泡足部,不損傷皮膚、無毒副反應。
封閉治療
可以打封閉針,效果快,相對費用便宜。先在疼痛點注射一針,看疼痛情況可以半個月以后加強一針。但封閉針不能保證徹底解決。“封閉針是將藥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有緩解局部肌肉緊張的作用。時間長的可管數年以上,短的數周,視病情輕重,時間長短不定。這是一種對癥治療措施,對消除局部的疼痛癥狀有較好的效果。
年輕女性慎用,是激素類藥,會導致2-3個周期月經不調,半年內最好不要懷孕。
手術治療
①足跟骨刺切除術,對于頑固性跟骨痛,X片證實有骨刺者,在跟骨內側作一切口,進入跟骨,將跟骨內側骨刺全部銼除。
②跟骨鉆孔術:對跟骨內壓高者適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內壓降低,治療頑固性無骨刺的跟痛癥,仍在跟骨內側切口,達跟骨后,將跟骨內側鉆孔7~10個,效果達90%。
③跟骨神經切斷術:對于無原因頑固性足跟痛可采用此法,不過是一種破壞性手術,將跟骨脛后神經支和腓腸神經支切斷。
④跟骨滑囊切除術:是將跟骨結節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⑤平足癥的跟骨截骨術:目的是通過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跟骨擺正,使跟骨有一個良好的生物支架。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