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食鹽,又稱餐桌鹽,一種礦物結晶,是人類和動物生存必須的物質之一,也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但過量的情況下也會對動物和植物造成損害。對于寶寶吃鹽這個話題,有很多媽媽有疑問,寶寶最晚什么時候可以添加食鹽呢?是不是越晚吃鹽越好呢?一起來了解下嬰兒吃鹽的問題。
一、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吃鹽呢
其實寶寶出生后3個月內不要另外加鹽。3個月內的孩子不加鹽,并不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不需要鹽,而是說母乳或牛奶中含有天然鹽分,吃入這些天然鹽分即已足夠了。食鹽中的鈉離子要靠腎臟來代謝,而此時的孩子腎臟功能尚差,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都不及成人,腎小管排泄與再吸收功能也未發育完善,多吃咸食必然增加腎臟負擔,影響其正常發育。
3個月后,隨著孩子的生長和腎功能的健全,對鹽的需要量越來越大,便應增加攝鹽量了。中國營養學會對6個月以內的嬰兒鈉的推薦量是200毫克,完全換算成食鹽才0.5克,而食物中其他成分也含有一定量的鈉。家長對6個月內的寶寶輔食沒必要添加食鹽,以清淡飲食為主,讓寶寶從小就開始低鹽飲食。6個月以后,可以考慮適當添加一些,但是食鹽量限制在每天1克以下,父母也不要自己先嘗食,如果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飯菜的咸淡,又會步入誤區,只要每天給寶寶1-2次添加鹽的輔食即可。1歲以后逐漸增多,對于1~3歲的寶寶,每天做菜時也要盡可能地少放鹽。一般1~6歲的幼童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如果夏季出汗較多或腹瀉、嘔吐時,食鹽量可酌情增加。其實,對于寶寶非常敏感的味蕾來說,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鮮美,而這些食物也含有足夠的鹽。
二、寶寶最近吃鹽時間
寶寶六個月后才可以吃鹽
人不吃鹽不行,吃鹽過少也會造成體內的含鈉量過低,發生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視力模糊、反射減弱等癥狀。
但是,孩子出生的六個月內,由于內部腎臟器官的發育以及功能還不完善,要是過早的食用食鹽,就會增加寶寶腎臟器官的負擔,損害到寶寶的腎臟健康。因此,只有等到六個月之后,寶寶的腎臟器官的各項功能逐步的完善,能夠順利的消化和處理攝入的食鹽,這時攝入適量的食鹽才會對寶寶的健康有利。
六個月前的寶寶不吃鹽也可攝入鈉和氯元素
人的身體中需要鈉和氯這兩種無機元素,但是,六個月前的寶寶不吃鹽,那么這些元素是從哪里獲得的。
其實,一方面孩子三個月之前,還很小,營養的需求量也還是比較少的,因此在食用母乳的時候,就已經攝入了身體所需的鹽分了。另一方面,寶寶處于四個月的時候,媽媽也會為寶寶制作一些美味的輔食。這些輔食也可能存在一些鈉和氯元素,能夠滿足寶寶自身的營養需求。因此,寶寶的飲食多樣化,即使不食用食鹽,在六個月以前,還是能夠滿足身體內對于鈉和氯的需求。
寶寶能夠吃鹽時也要控制攝入量
當孩子達到食用食鹽的月份時,我們也要學會控制食鹽的攝入量。人體攝入食鹽之后,身體內的腎臟需要處理和消化食鹽,這時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要是寶寶長期攝入過多的食鹽,很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高血壓的情況。
另一方面,孩子的食鹽攝入量一般是每天5克左右,不適合吃太多。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自己對于咸味的標準為寶寶添加食鹽,寶寶的飲食需要更加清淡。特別是在六個月的時候,剛剛學習吃鹽巴,需要控制好食鹽的攝入量
三、高鹽飲食對寶寶5大危害
1、高鹽飲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溶菌酶亦相應減少,有利于各種細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2、高鹽飲食后由于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調,導致發病。
3、高鹽飲食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4、高鹽飲食會影響兒童體內對鋅的吸收,會導致孩子缺鋅。
5、高鹽飲食會加重寶寶的心臟、腎臟負擔。寶寶的腎臟發育還不健全,不足以滲透過多的鹽。如果輔食中加鹽過多,就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同時增加心臟負擔,由此使腎臟和心臟功能受損。而且,從小養成重鹽的飲食習慣,長大后不容易糾正,而重鹽飲食習慣容易引起高血壓等疾病。
兒科專家崔玉濤建議不要給1歲以內的嬰兒食物中加食鹽。對于一歲以后的嬰兒,只要孩子能夠接受無食鹽食物,也不必刻意添加鹽。發現孩子對食物興趣降低時,逐漸少量遞進添加食鹽。清淡食物對人的一生健康都有利!千萬不要依成人的胃口刻意給嬰兒加鹽,加鹽量要依孩子的接受度而定。
四、寶寶吃鹽的注意事項
給寶寶吃鹽特別提醒
寶寶從母乳和牛奶中攝取的天然鹽分已經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不要在給寶寶做的菜水中加鹽。
全家總動員,多吃清淡飲食。孩子的口味與家長有關,家長的口味重,孩子飲食中的鹽含量也會增多。據了解,目前我國家庭的飲食中普遍含鹽量超標。家長在給孩子準備膳食時,一定要注意減少鹽的成分。
寶寶1歲以后可以適當食用加碘鹽,炒菜或做湯時,待快熟或出鍋時再放鹽,這樣效果更好。
如果寶寶患有心臟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等兒童疾病,要嚴格控制飲食中的鹽攝入量。可采用“餐時加鹽”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鍋時少加鹽,或不加鹽待菜肴烹調好端到餐桌時再放鹽。這樣會使鹽僅附著在菜肴表面,只放一點鹽但吃起來卻會有味道。
寶寶夏季出汗較多,或寶寶出現腹瀉、嘔吐時,寶寶的鹽攝取量可比平時略增加一些。應注意給寶寶從飲食中補充。
南方喜歡吃梅干菜、咸魚和臘肉等,這些食物含鈉量普遍高,寶寶應該盡量避免。此外,豆瓣醬、辣醬、榨菜、酸泡菜、醬黃瓜、黃醬、大醬、腐乳、咸鴨蛋等也應該盡量避免給寶寶食用。
北方日常飲食多為咸香味,可適當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咸味。比如靈活運用蔗糖烹制糖醋風味菜,或用醋拌涼菜,既能彌補咸味的不足,還可促進食欲。
當你嘗寶寶的成品輔食后,你會覺得一點不好吃,沒味道,但這就是符合寶寶口味的,你的體重與寶寶體重相差幾倍,千萬不要拿你的標準來判斷寶寶的口味。如果你吃著合適,寶寶吃就過咸了。
正確給寶寶吃鹽
6個月內的寶寶,輔食沒有必要添加食鹽。
對于1歲以內的嬰兒食品不要再額外加鹽,因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鹽已能滿足寶寶需要,再額外加鹽則可能對寶寶有害。
對于1~3歲的寶寶,每天做菜時也要盡可能地少放鹽。一般1~6歲的幼童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
兒童飲食,對于寶寶非常敏感的味蕾來說,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鮮美,而這些食物也含有足夠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