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橄欖球分兩種--我們較常見的、身體衝撞更激烈、隊員更粗壯的是撞式(Contact Rugby);而另一種是「觸式」(Touch Rugby):場上只要被對手觸碰到,進攻就暫停,較少身體接觸,隊員身體要求也不高,就像小時候玩的抓人遊戲一樣。相比之下,觸式玩法比較適合中國人參與。
「觸式橄欖球」(T ouchR ugby)是從英式橄欖球簡化而來的,所用的球也是橄欖球,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但比賽中並沒有撞啊抱啊這些身體接觸。防守一方只要有人用手碰到拿球進攻球員,進攻球員就得放下球,把球從自己的兩腿中』V後滾去,交給隊友繼續進攻。這種溫柔的運動,很難與充滿野性和力量的橄欖球聯想起來,反倒是讓人想起小時候玩的「抓人」遊戲:參加者在歡聲笑語中追逐,在打打鬧鬧中完成遊戲,只不過觸式橄欖球增加了團隊的合作。由於運動方式比較溫和,吸引了不少年輕女性參加,而在男女混合賽中,更讓人們找回了當年在操場上嬉戲的感覺。
觸式橄欖球規則touch football
1、觸摸:雙方隊員都允許主動觸摸對方。觸摸範圍包括身體的任何部位以及球、衣服或頭髮。整個比賽過程中幾乎沒有暴力的成分。比賽的進攻方有權被觸摸最多 6 次。
2、觸摸和傳球:隊員一旦被觸摸後是不能再傳球的。
3、拾球者:拾球者是指當隊友放下球後撿起球的人。
4、越位/ 不越位:當發生一次觸摸後,防守隊員必須退回線後 5 米 處。防守隊員在拾球者尚未觸摸到球之前是不能向前方移動的。拾球者是不允許推遲時間拾球的。
5、邊線:如果持球隊員觸到或跨越邊線,則他將被視為出局從而將改變球權。比賽將在隊員出線處向前 5 米 的地方從新開始。若在持球隊員出邊線前被觸摸,則算一次觸摸。
6、阻擋:進攻方的隊員不允許阻擋防守隊員的試圖觸摸。防守隊員不允許阻擋進攻方試圖接球的隊員。
7、得分:進攻方持球隊員在被觸摸之前腳觸底線或跨越底線都將被視為觸地得分。一次觸地得分算一分。拾球者是不允許直接搭陣得分的。
8、換人區:比賽雙方都可以在任何時候換人。被換上場的人只有在被換下的人出場後方能進場參加比賽。換人必須在換人區範圍內進行。
9、持球權:當有以下情況發生時將交換球權:1 球掉地; 2 拾球者持球時被觸摸; 3 發生 6 次觸摸; 4 持球隊員踩到或跨越球場邊界; 5 不正確的滾球; 6 不正確的輕踢。球權的改變將以滾球來從新開始比賽。
10、傳球:進攻隊員可以傳球、擊打、仍或遞球給任何一個沒有越位的隊友。前傳球是不允許的。
11、輕踢發球:輕踢發球發生在放球點,放球後用腳輕踢球而球不超過 1 米 並立即拿回球。進攻方的任何隊員都可以輕踢發球。
12、犯規進攻犯規 1 傳球,被觸摸後傳球的; 2 在沒有退到被觸地點而滾球的; 3 在被觸或主動觸摸之前滾球的; 4 故意踢球的; 5 沒有按「最少暴力」原則觸摸的;防守犯規 1 沒有按「最少暴力」原則觸摸的; 2 離滾球地後退不夠 5 米 的;或犯規後後退不足 10 米 的; 3 對裁判判罰相抵抗的; 4 耽誤比賽的。
13、滾球:意味著新一輪進攻的開始。當進攻方面對對方得分線滾球時,隊員必須將球放在滾球點並處於兩腿之間的地方。如果球向後滾,則最多不能超過 1 米 。隊員不能耽誤滾球,並且滾球時球不得向前滾。
14、比賽場地:場地長 70 米(得分線到得分線),寬 50 米 。換人區處於場地側邊,長 20 米,觸地搭陣區域都屬於得分區。
15、隊伍構成:每個隊最多由 14 名隊員組成。每隊任何時候在場內的隊員最多為 6 個。比賽最少要求一隊 4 人。
16、擲幣:擲幣勝出的一方隊長將有權選擇上半場的進攻方向和換人區域,並且該方贏得開球權,裁判將監督擲幣。
17、中場休息:標準競技級別的比賽每場 20 分鐘,並有 5 分鐘的半場休息時間。主委會將改變比賽的持續狀況以讓隊員休整從而適應接下來的比賽。
18、加時賽和隊員下場:當比賽一直僵持到結束,從而需要最終決出勝負,此時就需要打加時賽,而加時賽中兩個隊的隊員每兩分鐘就要下場一個,直到場上每隊只剩 3 個隊員。率先得分的隊將贏得此次比賽。
19、隊員著裝:所有隊員必須統一著裝。衣服前後印號。鞋底鑄模的球鞋是可以穿的。赤腳,有尖鐵釘和螺釘飾品的鞋是不能穿的。隊員不能穿戴任何首飾,那將會帶來危險。
20、裁判:裁判實際上是基層法官,並且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按照規則執法。裁判的執法要以相關規定作為控制比賽的依據。涉及比賽的官員,運動員和教練都在裁判的管轄之內。
21、惡劣的比賽行為不能容忍:任何惡劣的行為將導致犯規隊員受到處罰,罰時或甚至被罰出場取消剩下的比賽資格,這些將依據犯規的情節輕重予以處理。
英式橄欖球VS觸式橄欖球
英式橄欖球是橄欖球的鼻祖,規則多而且場地大,頗受西方球迷的喜愛。而觸式橄欖球簡化了規則縮短了時間,更適用於遊戲。
場地
英式橄欖球:場地長100米,寬70米,面積幾乎是觸式橄欖球場地的兩倍。場地上還有不少輔助線,達陣區(底線後的得分區)有H型的球門。
觸式橄欖球:場地面積小了很多,通常是長60米,寬50米,相當於半個足球場。草坪上也很「乾淨」,除了中線,沒有更多的輔助線——這意味著你玩的時候,少了很多條條框框。達陣區裡,也沒有球門,只要把球往達陣區裡一摁,就得分了!
時間
英式橄欖球:上下半場各4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這對體能的要求顯然高得多。
觸式橄欖球:上下半場可以是20分鐘、10分鐘甚至7分鐘,全看比賽的「級別」。至於中場休息,2分鐘就可以搞定。
隊員
英式橄欖球:15人制,前鋒、後衛、中場……樣樣細分,比足球還要複雜,人一多,還撞作一團,自然容易製造「混亂」。
觸式橄欖球:通常是7人制,有時候常常會規定,至少有一名或兩名女生參加。進攻的一方,半場內站成一條斜線;防守一方的站位則和中線平行,在半場內一字散開。此外,在觸式橄欖球中隊員也沒有細緻的位置劃分。
得分
英式橄欖球:每次達陣得5分。達陣一方另有一次射門機會,如果隊員能將球踢入H形球門的上半部,得2分。
觸式橄欖球:達陣一次得1分。女隊員達陣一般會按1.5分計算。
規則
英式橄欖球:進攻時球落在前面算犯規,落在後面沒關係。
觸式橄欖球:進攻時只要球一落地,就算犯規,不管是落在你前面還是後面,發球權就要交給對方。不過,紅黃牌倒是絕少「露臉」。只有一種情況你會被紅牌罰下——惡意撞人。
觸式橄欖球VS撞式橄欖球:
兩者都屬於英式橄欖球。觸式(touch)屬於簡易式,而撞式(contact)是完全式。
觸式橄欖球主要為初學者所設計,不強調身體對抗,強調速度、傳球與全隊的配合,是男女老少皆可參與的運動。觸式橄欖球保留了撞式橄欖球的娛樂性,其強調團隊,強調智慧是不變的,但它更加大眾化。在觸式橄欖球中基本上不會有什麼身體碰撞發生,因為防守者一碰觸到持球進攻者的身體,持球者就要把球放下,由隊友從後取得球繼續組織進攻。是一項十分安全的運動。而撞式則可以加入擒抱、撲倒、掌推的動作,比賽更為激烈,對運動員身體對抗能力要求較高。
觸式的場地只有簡單的中線,也沒有球門,只要把球往達陣區裡一摁,就得分了。而撞式的場地比較完整,有不少輔助線,達陣區設有H型的球門。觸式的場地比撞式的要小,基本上是撞式的一半。對參與者體力要求比撞式低。
觸式多數男女混合,女生得分通常還會獲得雙倍分數,遊戲性更強。而撞式是比較正規的男女分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