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式排球是日本排球協會於1988年2月推出的一項娛樂排球活動。軟式排球由柔軟的橡膠製成。軟式排球重量輕、體積大、球體柔軟的特性,使得它不受性別、年齡、體質、技術水平的限制,可組織真zheng沒有排球技術基礎的初級比賽,使排球的基本技術如上手傳球等操作起來更容易,深受不同年齡層次人們的歡迎。
八十年代中期,軟式排球在日本山梨縣誕生,並很快成為日本中老年人和家庭娛樂健身的一項體育活動,且以其獨特的魅力迅速普及到了日本的中小學校。1988年2月,日本排球協會制定了軟式排球競賽規則。1992年,軟式排球運動進入日本學校,成為中小學體育課的一項教學內容。1993年4月,「日本沙灘軟式排球協會」單獨成立。自此,軟式排球在日本全面普及並向國外推廣。目前,軟式排球在日本、新加坡、韓國、意大利、美國等國已廣泛開展。1995年8月,軟式排球開始進入中國。
2000年以來,在中國排球協會、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的大力倡導和組織下,在國家教育部的強力推動下,軟式排球在我國範圍內,特別是在大、中、小學及社會團體中有計劃、有組織得開展。舉辦了多層次的軟式排球培訓班和軟式排球比賽,軟式排球運動得到有力的推廣和發展。軟式排球運動在中國方興未艾,蓬勃發展。
【軟式排球引入我國的過程及發展前景】
1996年國家體委排球處處長高瀋陽宣佈,中國排協擬大力開展和推廣沙灘和軟式排球活動,以吸引廣大青少年投身其中。5月,北京體育大學舉辦了有32個隊參賽的全校非專項軟式排球比賽。6月,國家體委在天津體院舉辦了首屆軟式排球學習班。12月,國家體衛藝科教司在成都體院舉辦了「全民健身」活動創編、引進項目表演與研討會上,軟式排球被指定為重點項目。隨即,在江蘇、浙江、上海等也相繼舉辦了軟式排球活動。1998年1月國家體委審訂出版了我國第一本《軟式排球競賽規則》。2000年底,國家教育部為加強素質教育,正式軟式排球列入21世紀《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
【軟式排球特點】
軟式排球由柔軟的橡膠製成,球的重量在210克左右,周長66厘米,在玩耍時,可採用排球技術和多樣化擊球動作,它由「軟排遊戲」和「軟排競賽」兩大類組成。其特點有三:
1、因其球體柔軟、重量輕、氣壓小,所以不會挫傷手指,有安全感;
2、擊出的球飛行速度較皮製排球慢,因此不易落地,玩起來趣味性強;
3、軟式排球規則以及場地都比較簡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因此,開展軟式排球運動不受年齡、性別、體質和技能的約束,人人都可以參與,既可豐富健身的方法,又可擴大排球項目的體育人口。
【軟式排球規則】
軟式排球比賽規則如下:擊球時不允許持球、連擊;有限定的發球次序;四人制不分前後排,均允許在網前進攻性擊球和攔網;六人制按六人制規則,九人制按九人制規則;每球得分,每局限17分(決勝局除外),三局二勝制,也可一局定勝負。
軟排遊戲豐富多彩,目前已有6種:
1、定時計數賽:計參加者擊球累計總數或最高次數,多者或高者名次列前;
2、傳球投籃賽:計參加者在規定的次數內投進籃圈多少,多者名次列前;
3、發球得分:計參加者在規定次數內,發入對方場區的次數,多者名次列前;
4、移動傳墊球賽:計參加者用傳墊方法在規定區域內的移動速度,快者名次列前;
另外還有擊球過障礙賽和移動墊球接力賽等。
軟式排球是新興的體育項目,1982年10月誕生於日本山梨縣,1989年在日本舉行了全國家庭軟式排球賽,1992年軟式排球進入日本中、小學和部分高中的體育課教材。目前,軟式排球運動已從日本傳到中國、韓國、新加坡和美國等國家。1995年北京體育大學成功地舉辦了我國歷史上首次職工軟式排球賽,受到人們的青睞。1996年初,中國排協已決定要在我國大力倡導開展軟式排球運動。
第一部分 比賽
第一章 器材與設備
1比賽場地
比賽場地包括比賽場區和無障礙區及無障礙空間
1. 1面積
a制:比賽場區為長16米、寬9米的長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寬的無、障礙區。從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無障礙空間(圖1)。
b制:比賽場區為長18米、寬9米的長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寬的無障礙區。從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無障礙空間。
1. 2比賽場地的地面
比賽場地的地面必須平坦、水平,並且劃一,不得有任何可能造成傷害隊員的隱患,不提在粗糙、濕或滑的地面上進行比賽。
1. 3場地上的畫線
1.3. 1兩條邊線和兩條端線劃定了比賽場區。
1.3. 2所有的界線寬5厘米。顏色必須區別於場 地地面。
1.3. 3界線
兩條邊線和兩條端線劃定了比賽場區。邊線和端線都包括在比賽場區的面積之內。
1.3.4中線
中線在網下接兩條邊線的中點。中線的中心線將比賽場區分為長8米、寬9米(a制或長9米、寬9米(b制)的兩個相等的場區。
1.3.5進攻線
每個場區各畫一條距離中線中心線3米的進攻線,標出了前場區。
在每條進攻線邊線兩側畫五段長15厘米、寬5厘米,並間隔20厘米的虛線,虛線總長1.75米。
1. 4區和區域
1.4. 1前場區
中線與進攻線之間為前場區。前場區被認為是向邊線外無限延長的,直至無障礙區的邊沿。
1.4.2發球區
發球區寬9米,位置在端線後(不包括端線)。端線後各畫一條長15厘米、垂直並距離端線20厘米的短線,兩條短線之間的區域為發球區,短線寬度包括在發球區之內。
發球區的深度延至無障礙區的終端。
1.4.3換人區
兩條進攻線的延長線之間、記錄台的一側邊線外的範圍為換人區。
1. 5溫度
溫度必須適合於室內外比賽。
1. 6照明度
照明度在離比賽場區地面1米高處測量應為800-1200勒克斯。
2球網和網柱
2. 1球網高度
2.1. 1球網架設在中線上空,高度為男子2.35米、女子2.20米。青少年組球網高度可適當降低。
2.1.2球網的高度應用量尺從場地中間丈量,球網兩端(邊線上空)的高度必須相等,並不得超過規定網高2厘米。
2.2構造
球網為黑色,寬1米、長9.50-10米,網眼直徑10厘米。
球網外沿的全長縫有7厘米寬的雙層白帆布帶。帶子的兩端留有小孔,用繩索穿過小孔繫在網柱上使網上沿拉緊。
用一根柔韌的鋼絲穿過帆布帶,拉緊網上沿固定在網柱上。
球網鈣沒用繩索穿起並拉緊,因定在網柱上
2.3標誌帶
兩條寬5厘米、長1米的白色帶了子為標誌帶,分別繫在球網兩端,垂直於邊線。標誌帶被認為是球網鐵一部分。
2.4標誌桿
標誌桿是有韌性的兩根桿子,長1.80米,直徑10毫米,由玻璃纖維或類似質料製成。
兩根標誌桿高出球網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塗有明顯對比的顏色,最好為紅白相間。
2.5網柱
2.5.1網柱架設在兩條邊線外0.5-1米處,高2.55米,最好可以調節高度。支架球網的網柱為兩根。
2.5.2網柱應光滑並無拉鏈。一切危險設施或障礙物都必須排除。
3球
3.1特性
球是圓形的,由柔軟的材料製成,能適應室肉外比賽。
顏色:應是淺色。
圓周:成人組,65-67厘米;青少年組,63-65厘米。
重量:成人組,220-240克;青少年組,200-220克。
3. 2統一性
在一次比賽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圓周、重量及牌號等都必須是統一的。
國內正式比賽所用的球必須是中國排球協會批准指定的球。
3.3球的彈性
比賽用球應當有一定的彈性,其標準為:在2米高處自由下反彈高度不低於50厘米。
第二章 比賽參加者
4比賽隊
4. 1隊的組成
4.1. 1一個隊由8名隊員組成。a制上場比賽的為4名隊員,b制上場 比賽的為6名隊員。可設1名教練員,1名領隊。
4.1.2隊長
隊長應在記分表上註明。
4.1.3只有登記在記分表上的隊員才可參加比賽。教練員和隊長在記分表上簽字以後,已登記在記分表上的隊員名單不得更改。
4.2比賽隊的位置
4.2. 1比賽時,替補隊員應坐在他們場地一側的球隊席上或在準備活動區內,教練員、領隊和其他成員也應坐在球隊席上,但可暫時離開。球隊席設在記錄台的兩側、無障礙區之外。
4.2.2只有隊的成員才允許在比賽中坐在球隊席上並參加賽前的準備活動。
4.2.3替補隊員可以在以下區域做無球的準備活。
4.2.3.1比賽中,在準備活動區內。
4.2.3.2暫停時在他們比賽場地一側後面的無障礙區內。
4.2.4兩局比賽之間的休息時間內,隊員可以在無障礙區用球做準備活動。
5隊員的服裝
5. 1.1隊員服裝包括上衣、短褲、襪子(必須一致)和運動鞋。
全隊隊員上衣、短褲、襪子和運動鞋必須統一、整個齊和顏色一致。
5.1. 2運動鞋必須是沒有後跟的柔軟輕便的膠底或皮底鞋。
5.1.3隊員上衣必須有號碼,序號為1-12號。
5.1.3.1號碼必須在身前和身後的中間位置,並與上衣的顏色明顯不同。
5.1.3.2身前號碼至少15厘米高,身後號碼至少20厘米高,號碼筆畫寬度至少2厘米。
5.1.4隊長上認胸前號碼下,應有一條與上衣顏色不同的長8厘米、寬2厘米的帶狀標誌。
5.1.5禁止穿不符合規定號碼的服裝比賽。
5.2服裝更換
裁判員可以允許1名或多名運動員:
5.2. 1不穿鞋進行比賽。
5.2.2在局間或替換後更換濕運動服,但新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