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寶寶準備副食品 烹飪技巧大分享
對于成長在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需要循序漸進的添加一些種類不同、質地不同的副食品。那么家長們知道在準備副食的過程中,從挑選食材到烹調方法再后盛裝有哪些注意事項,以及應該了解哪些小技巧,才能讓副食發揮最好的功效,讓媽媽們在喂寶寶副食品的時候,變得更加簡單方便呢?
通常情況下,寶寶在一歲以前,寶寶的主要飲食來源依然是母乳或嬰兒奶粉;到了寶寶4~6月左右,才會開始慢慢添加一些輔食喂養。這是因為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身體里所需要的營養需求也會有所增加,所以除了母乳之外,還需要多吃一些天然的食材,這樣可以滿足身體所需營養的多元化需求。
為寶寶準備副食品的4個原則
家長第一次給寶寶準備副食品的時候,會有很多疑問,不知道寶寶吃多少?怎么吃?其實家長只需要了解4個原則,準備起來就會很順手。
1、奶量與副食品的比例
大家首先要看看寶寶每天的飲食狀況,需要隨時觀察與調整奶量與副食品的比例,以防寶寶出現營養不足而會影響身體成長發育。
2、副食口味進行調整
很多家長以為寶寶可以吃所有副食品,其實不注意副食口味是有害處的,因為寶寶的口味咸淡,是后天才會養成的,而且很多口味重的食品里面有很多調味料,寶寶長期吃的話,對身體有影響。所以應該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調整口味。
3、副食材的使用和更替
對于寶寶的副食品的食材,應該越簡單越好。剛開始應該吃純粹的蔬菜泥、米糊等,過2到3天后,確認寶寶沒有任何不適的癥狀,就可能嘗試換其它的食材;如此循序漸進的喂食,可以培養寶寶各種食材的喜好,還能攝取身體所需的營養。
4、質地的變化階段
寶寶會在6個月左右長乳牙。這個時候,副食品的食材質地,需要配合寶寶的牙齒能力,可以慢慢吃一點半流質糊狀。等到寶寶7、8個月后,再吃半固體凝狀;在12個月左右,可以偶爾吃一小塊偏固體的食物
,這樣可以鍛煉咀嚼功能。
挑選副食材的重點
新鮮的天然食材是最好的副食品。家長可以從蔬菜、水果開始,慢慢到肉類;此外,還需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問題。
(1)當季蔬果優先
當寶寶滿4~6個月時,可以開始吃少量蔬菜泥,最好吃一些當季的蔬水果。因為當季的食才沒有太多的農藥,從外觀到味道都很扎實。
考慮到寶寶的咀嚼能力,所以不要吃菜梗;如果是選擇塊狀蔬菜,需要看看有沒有發芽或撞傷。需要去值得信任的菜販購買食材。
(2)低脂肉類為主
肉類食材最讓人擔心的是“瘦肉精rdquo;,所以應該選擇標示清楚的包裝肉類。肉質要選彈性佳、有光澤不暗沉,顏色新鮮;另外對寶寶適合吃帶筋度少、脂肪低的肉類。建議選擇低脂絞肉、前或后腿瘦肉、雞胸肉等乖。
4個小訣竅#8231;烹調更簡單
不管是大人還是寶寶,雖然料理的過程很相似,但是對于副食品準備也有要求的,媽媽做費點心,會讓寶寶吃出營養。
(1)自制高湯塊#8231;增添鮮味
對于寶形容詞副食品的口味一定是“天然原味rdquo;,如果怕太淡寶寶不吃的話,可以用多樣蔬菜制成高湯塊,如用胡蘿卜、洋蔥等,燉煮成蔬菜高湯后,冷卻后進行分裝、凍成塊;然后可以放在寶寶的白粥或其它料理中,這樣會讓整個味道會變得更鮮甜,寶寶更好入口。
(2)先汆燙#8231;再烹煮
如果媽媽沒有時間的話,不想花太多時間煮食材,可以采用先汆燙再烹煮方式,先備好當天副食品材料,清洗切塊后,各自分開汆燙直到略熟,再一起下鍋與蔬菜高湯進行煮,通常情況下,幾分鐘后就可以了,不但方便,還能保留食材的營養。
(3)肉類的處理與烹調
可以直接購買絞肉;但有的媽媽講究衛生安全的話,想買整塊肉自已處理,可以先把肉切成細條狀、片狀或小塊狀,稍微進行汆燙,再用專門的機器進行絞碎,和其他食材一起煮熟。
烹調順序說明,如果是煮肉粥,需要先單獨將肉汆燙過,再剁碎后與稀飯一起熬煮,這樣的好處是整鍋不會有肉末雜質泡泡。
(4)面條烹煮與剪切順序
看個人或家庭習慣。如果同時準備全家人的飲食,可以煮完整把面條后,取出寶寶的分量來剪短;如果為寶寶料理的話,可以先折斷再煮,因為面條受熱后面積會增加,這樣會節省煮副食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