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名著 | ||||||||||||||||||||||||||||||
---|---|---|---|---|---|---|---|---|---|---|---|---|---|---|---|---|---|---|---|---|---|---|---|---|---|---|---|---|---|---|
| ||||||||||||||||||||||||||||||
[編輯] |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壟斷競爭理論的奠基性著作之一
- 作者: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壟斷競爭論的創始人,世界級經濟學家當中的惟一女性
- 首次出版:1933年在倫敦出版
- 全書名:《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 被譽為:
- 壟斷競爭理論的奠基性著作之一
瓊·羅賓遜的《不完全競爭經濟學》是“作為一箱工具而獻給分析經濟學家的”,它的出版正式宣告了“斯密傳統”的徹底結束。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內容提要
內容結構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於1933年在倫敦出版,全書296頁,共分10篇27章。但從內容上看,又分為兩大部分,按照羅賓遜夫人的說法就是,“壟斷,即賣的原理和買方獨占,即買的原理”。這是羅賓遜夫人的成名作,她受到斯拉法《競爭條件下的收益規律》一文的啟發,放棄了新古典經濟學關於完全競爭的假設, 轉向從不完全競爭的角度,分析了經濟均衡的條件。
創新之處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的創新之處在於其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對現實生活具體問題的解釋,所以羅賓遜夫人說 她的這本書是“作為一箱工具而獻給分析經濟學家的”,她借用皮古的比喻,以工具的製造者或整修者而不是使用者自居。羅賓遜夫人指出,由於本書研究的是經濟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研究經濟問題本身,所以只能對認識現實世界作出間接的貢獻。急於求成的人可能會對此類工作不屑一顧,然而,羅賓遜夫人指出,這種整修工具箱的工作必不可少,而且只有把工具整修妥當,謹慎而準確地加以使用,才能使它成為解決現實問題的有力工具;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經濟分析
的前提和實際情況相符合,從完全競爭轉向不完全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