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什麼是應收帳款周轉天數[1]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是指對企業一定時期內收帳款(含應收票據)的平均收帳天數進行計算的方法。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1]
這一指標表示企業從銷貨到收款前所必須等待的時日,用以反映企業應收帳款的變現速度和企業收帳效率。如果應收帳款周轉天數越少,表明收款速度越快,壞帳損失越少,償還能力越強,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計算天數 | |
應收帳款周轉率 |
=
應收帳款平均餘額 |
× 計算期天數 | |
賒賬收入凈額(或銷售凈收入) |
其中:計算期天數一般以一年365天計算,應收帳款平均餘額及賒銷收入凈額、銷售凈收入。
上述方法,適用有結算業務的各類生產、經營企業對應收帳款的計算。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實例分析[1]
根據某施工企業199×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和199×年度損益表數據計算: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天)
相關條目
- 應收賬款周轉率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金振生等主編.新財會方法與計算技術實用手冊[M].ISBN:7-81006-955-1/F231-62.東北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