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什麼是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是指用快捷方法計算稅款時,可以扣除的數額。採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稅時,簡化計算應納稅額的一個數據。速算扣除數實際上是在級距和稅率不變條件下,全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比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多納的一個常數。因此,在超額累進稅率條件下,用全額累進的計稅方法。只要減掉這個常數,就等於用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故稱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的來源[1]
“速算扣除數”是為簡化級稅程式而按全額累進方式計算累進稅額時所使用的扣除數額,它是全額累進稅額減去超額累進稅額的差額,計算有兩種方法:
1、直接計算方法,公式為:本級速算扣除數二本級全額累進數額一本級超額累進數額;
2、間接計算方法,公式為:本級速算扣除數二前級徵稅對象數額最高限額x(本級稅率一前級稅率+前級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的推導
推導速算扣除數必須涉及累進稅率的兩個概念,即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全額累進稅率是以徵稅對象的全部數額為基礎計徵稅款的累進稅率。凡稅基超過某個級距,即以其全額適用相應級距的稅率徵稅。
超額累進稅率是分別以徵稅對象的超額部分為基礎計徵稅款的累進稅率。凡稅基每超過一個級距時,即分別以其超額的部分適用相應級距的稅率徵稅。
按全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結果與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結果的差額即為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以第二級數為例說明稅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數的推導過程。
第二級數為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為10%。按照全額累進稅率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4500×10%=450(元);按照超額累進稅率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4500-1500)×10%+1500×3%=345(元),速算扣除數=450-345=105(元)。
其他級數以此類推。
級數 | 含稅級距 | 不含稅級距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
1 | 不超過1500元的 | 不超過1455元的 | 3 | 0 |
2 |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 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 10 | 105 |
3 |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 | 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 20 | 555 |
4 |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 25 | 1005 |
5 |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 30 | 2755 |
6 |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 35 | 5505 |
7 |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 超過57505元的部分 | 45 | 13505 |
註:1、表中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後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速算扣除數的運用
如某人工資扣除3500元後的應納稅所得額是2200元,則稅款計算方法為:1500*3%+700*10%=115元。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也可以將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對應的稅率來速算,但要扣除一個速算扣除數,否則會多計算稅款。
如某人工資扣除3500元後的應納稅所得額是2200元,2200元對應的稅率是10%,則稅款速算方法為:2200*10%-105=115元。
這裡的105就是速算扣除數,因為2200元中,有1500元多計算了7%的稅款,需要減去。
參考文獻
- ↑ 孫明傑.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方法簡介[J].統計與咨詢,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