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匯率理論。
匯率理論(theory of exchange rate)
匯率理論的概述 匯率理論是貨幣的對外價格—匯率的決定及其變化的理論模型。其中心思想為:匯率決定於外匯供求。
西方匯率理論錯綜複雜,流派紛呈,有傳統匯率理論,也有現代匯率理論;有論證匯率決定的,也有說明匯率變動的。
匯率理論作為金融理論的一部分,伴隨著匯率制度經歷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由一種附屬理論逐漸發展成一種獨立的理論。
匯率理論的產生髮展 匯率理論的產生髮展,是與商品經濟的發展變化...
成本平價(cost parity)
成本平價是指以兩個國家生產成本的比率表示匯率。是現代的購買力平價理論的一種形式。
成本平價的特點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成本平價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生產成本比貿易品價格受匯率的影響小。
(2)生產成本比產品價格更能代表長期價格水平,更能反映長期價格而不是短期價格變動對經濟膨脹和緊縮的作用。
(3)成本平價能反映一國貨幣是否定值或升值過度,如果升值過度,出口商品按世界價格成交就會造成虧損。
(4)生產要素的價格結構,特別是工資率結構的...
目錄
1 成本收益決定論[1]
2 成本收益決定論的基本思想[2]
3 成本收益決定論的主要觀點[1]
4 相關條目
5 參考文獻
成本收益決定論[1] 成本收益決定論認為,一個開放經濟國家選擇何種特定的匯率制度,取決於實行這一制度所產生的經濟利益與成本的比較。
成本收益決定論的基本思想[2] 其基本思想是:一個國家選擇何種特定的匯率制度取決於實行這一制度所產生的經濟收益與成本的比較。如果採用固定匯率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超過其成本,該國應選擇固定匯率制,否則,需實行浮動匯率制。
成本收益決...
杜利模型(Dooley Model)
目錄
1 杜利模型的概述
2 杜利模型的回歸方程式
3 對杜利模型的評析
4 相關條目
杜利模型的概述 杜利(Michael. P. Dooley)同海勒和奈特一樣,認為在決定外匯儲備幣種分配時,職能實現過程的交易成本所產生的影響遠遠大於對外匯資產風險和收益率的考慮。他認為,在一國持有的儲備中,持有某一種外匯資產是由貿易流量、外債支付流量和匯率安排共同影響的結果。他擯棄了“均值一方差分析”的資產組合理論,而採用回歸分析法建立了計算統計模型。
杜利...
購買力平價理論(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目錄
1 購買力平價理論概述
2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核心觀點[1]
3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假設前提
4 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評價
5 參考文獻
購買力平價理論概述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關於匯率決定的一種理論。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桑頓在1802年提出,其後成為李嘉圖的古典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後由瑞典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G·Cassel , 1866~1945)加以發展和充實 ,併在其1922年出版的《1...
國際借貸理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是由英國學者葛遜(George Goschen)於1861年提出的。亦稱國際收支說或外匯供求說。
目錄
1 國際借貸說介紹
2 國際借貸理論的核心觀點
3 國際借貸說的主要觀點
4 對國際借貸理論的評價
國際借貸說介紹 國際借貸說是由英國學者葛遜(George Goschen)於1861年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匯率是由外匯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而外匯的供給和需求是由國際借貸所產生的,因此國際借貸關係是影響...
貨幣主義對匯率的影響理論概述 其代表人物有哈里·約翰遜(Harry Johnson)、蒙代爾等。
該理論認為匯率是貨幣相對價格的表現形式,一國的貨幣需求是相對穩定的,貨幣供給相對貨幣需求過分增加,以匯率表示的貨幣相對價格就會下降,
R= (MSd/MDd)/(MSf/MDf)
R表示兩國貨幣間的匯率,MSd、MSf分別表示本國貨幣供給量與需求量,MDd、MDf分別表示外國的貨幣供給量與需求量。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本國貨幣供應量增加,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本國貨幣匯率上升。...
貨幣模型(Monetary Model)
目錄
1 貨幣模型概述
2 貨幣模型的假設前提
3 對貨幣模型的檢驗與評價
4 幾種貨幣模型
貨幣模型概述 貨幣模型是西方匯率決定理論中資產市場分析法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其中資產市場分析法是從20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迅速成長起來的匯率決定理論。
貨幣模型的假設前提 ①商品價格具有完全彈性,這就是說,當貨幣供給量變動時,會引起價格水平的迅速調整,而利率和實際國民收入與貨幣供給無關,從而不會造成由於利率水平的降低而進一步影響產出;
②購買力...
匯兌心理說(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change)
目錄
1 匯兌心理說概述
2 匯兌心理說的核心觀點
3 匯兌心理說的評價
4 匯兌心理學說的基本內容
5 匯兌心理說的理論價值[1]
6 匯兌心理說的缺點[1]
7 參考文獻
匯兌心理說概述 匯兌心理說是法國學者阿夫達里昂(A.Aftalion)於1927 年提出的。他認為,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幣,是為了滿足某種欲望,如支付、投資、投機等等。這種主觀欲望是使外國貨幣具有價值的基礎。人們依據自己的主觀欲望來判斷外...
目錄
1 換匯成本說概述
2 換匯成本說的表達形式
3 兩種換匯成本的選擇
4 兩種換匯成本的異同
換匯成本說概述 換匯成本說是中國原經貿部和理論界的學者,結合購買力平價說和中國的國情於70 年代未發展出來的一種匯率決定學說。它把購買力平價說中的非貿易商品加以剔除,而用國際貿易商品的價格對比來考察匯率的決定,這顯然比購買力平價說更切合中國的實情,因此,可以說它是對傳統的購買力平價說的一種進步。
換匯成本說的表達形式 換匯成本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表達,第一種是在國際市場上換得1 美元所...